顏安生
近日,筆者在河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區進行了一次深度體驗,由於交通的改善及旅游業的興起,過去難以想像能夠改變面貌的大山深處農村,如今竟然開始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另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是,以京東、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網絡巨頭正在打造一個通向中國農村每一個角落的互聯網新世界,通過互聯網平臺,中國農村不僅與城市有機地聯繫在了一起,而且也與世界建立了溝通往來的管道。中國農民無論身處何方,都能夠將自己的優質特色產品(包括旅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同樣也能夠通過互聯網充分滿足到農村各種生產和消費需求。
中國經濟仍高速增長
中國之大、中國之復雜、中國經濟水平之參差、中國經濟回旋空間之廣闊、中國創新能力之巨大等等,不僅海外人知之甚少,甚至作為國人能夠有一個全面了解者也并不多。目前,海外輿論都在熱議中國經濟下滑可能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沖擊和風險,甚至更多人在擔心,中國經濟可能從此步入下行通道而難以自拔。其實,只要真正到中國各地走走就不難發現,所有對中國的擔心都是多餘的。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是一種健康的調整,是中央政府為中國經濟強身健體而作出的戰略轉型、升級舉措,無須大驚小怪。
事實上,即便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總體上仍然處於高速增長的軌道之上,相對來說,7%左右的增長速度仍然是世界表現最好的地區之一,而為了彌合中國東、中、西三個經濟區域的發展差距,中國有必要、有能力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經濟增長,而且,由於中國東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創新能力,不僅對中國中西部地區發揮越來越明顯的帶動作用,同時,也將對全球創新發展逐漸發揮引領作用。更應該看到,中國有著近14億龐大人口資源,只要有3億人真正進入創業創新狀態,那麼,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將在相當長時期內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8月18日,經濟學人智庫(EIU)給不同類風險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沖擊打分,列出了未來兩年全球徹底顛覆企業運營環境的五大風險,中國經濟下滑和希臘退出歐元區相關的風險均為其中最高。EIU認為,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中國投資收縮,經濟下滑成為新興市場根深蒂固的問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房產泡沫破滅或者A股暴跌都在讓外界擔心。而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盡管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正在恢復增長,但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很可能讓這難得的大好局面黯然失色,甚至將全球經濟帶入衰退,最主要的挑戰來自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如今中國已從消費者變成了競爭對手。中國讓人民幣貶值是對國內外經濟增長乏力的反應,也是對競爭對手的進一步施壓。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未減
其實,無論是經濟學人智庫還是英國《金融時報》,對中國經濟的判斷和看法都十分片面,他們都有靜止的眼光看待中國經濟的放緩。的確,中國在2012年及之前的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國際大宗商品的大買家,從而令那些以原材料為出口對象的國家和地區賺得盆滿缽溢,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對資源產品消耗的不斷減少,自然會減少原材料的進口,但與此同時,中國對技術、服務、核心設備、環保產品、健康產業等方面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和上升,凡是有此產品供應的國家將受益於中國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并沒有減少,只不過著力方向有所改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