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6

深圳與香港的國際化差距何在?

2014-07-07
来源:香港商报 顏安生

   顏安生

  與香港毗鄰的深圳從35年前一個內地的邊陲小鎮,已經發展成為今天在經濟規模上可以比肩香港的現代化超級大都市。事實上,內地人普遍認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中國內地的一線城市,這亦反映出深圳的建設成就和中心城市地位已經得到廣泛認同。事實上,早在十年前,深圳官方就雄心勃勃試圖將深圳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並且一直致力按國際化水準建設深圳,今天已經成就斐然,尤其在機場、道路、地鐵、綠化等硬體建設方面已經擁有了國際化城市的風範。但如果對比香港這個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會發現自己還有許多不足和差距,那麼,深圳的國際化軟肋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從表面上看,深圳與國際化城市相比還欠缺很多內容,譬如,香港的領事館紮堆,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設有領事館,如果香港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發生了諸如商務、人員等糾紛和問題,港府很方便地可以通過各國駐港領事館溝通解決。在這方面,深圳不僅無法與香港、北京相比,也不如上海、廣州甚至內陸城市成都。再如,在飛機航線與航班方面,香港機場與全球各地機場四通八達,航班頗多,從而便於香港與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來往,這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條件。深圳機場的進出航班則以國內航線為主,人流、物流的集聚和輻射也主要局限在國內,當然,深圳海運碼頭的國際化航運路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空中航線的缺陷。

  深圳與香港相比,看得見的國際化差距還表現在教育、會展等方面,譬如,香港的高等教育完全與國際接軌,而深圳的高等教育不僅規模小,而且沿襲國內體制;香港的國際學校比比皆是,滿足了世界各國駐港人士家庭小孩教育的需要,而深圳的國際學校不僅數量少,相當一部分還是以本地中小學生培養為主的貴族學校,所謂的國際學校名不符實。在國際會議與展覽方面,香港是典型的國際會議與展覽中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都在舉辦國際性的會議與展覽活動,與此相適應的,香港的賓館接待能力強,英語等國際語言環境良好,公交服務舒適、方便、快捷,這些方面相比深圳都有待提高。當然,看得見的不同還有,香港居民持有特區護照可以免簽證到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深圳居民較之國內其他地區只是來往香港有特殊政策,前往世界各地仍和內地所有居民一樣,只有不到20個小國和地區享受免簽證或落地簽證。

  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象徵是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金融市場跳動的是國際脈搏,全世界金融市場的每一點波動都會在香港金融市場即時得到反映,全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資金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出香港,因此,香港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資者蜂擁而來。這得益於香港的金融網絡與全球互聯互通並擁有一大批國際性的金融人才,還得益於香港自由的營商環境和簡單低稅制。特別需要強調,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輔相成的是,香港是著名的國際資訊中心,每天24小時,全世界各地的資訊都能夠及時、全面地匯聚到香港。「人在香港知天下大事」這樣一句話生動地反映了香港為國際資訊中心的功能。由於有了國際資訊中心的配合,香港各行各業才能擁有國際視野,把握全球最新動態。深圳雖然已經具備了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潛質和條件,尤其前海的建設將助推深圳迅速躋身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的行列,但資訊方面要達到香港的水平並成為全球性的資訊中心,目前為止還看不到眉目。

  香港作為國際性大都市,城市管理一直受到外界高度稱讚,香港的城市規劃、市政建設、交通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水準相當之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理念十分先進,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注重規劃、法制管理,強調細節、科技思維等城市建設管理理念貫穿始終,置身香港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香港,竟然七成土地是郊野公園和公共綠化面積,在已經開發的二成多土地裏,土地利用高度集約,公共交通便捷有序,生活設施配置齊全,公共房屋供應充裕,醫療便民,市容整潔,等等。深圳的城市管理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的提升不斷邁上新台階,但要達到香港的城市管理水平還有待時日。

  以上都是看得見的差距,而看不見且難以在短時間內趕上的差距則表現在居民素質和社會素質方面。從居民素質來看,港人普遍具有很強的法治意識、公共秩序意識,平等意識、公益意識等,哪怕是最普通的打工者,遵紀守法、平等待人、慈善公益都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習慣;而從社會素質來看,擁有一支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是香港特區政府受到市民信賴的根本所在,港府以人為本,服務市民的工作宗旨及其人性化的工作表現,為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起到表率作用。香港社會雖然貧富差距巨大,但港人都能坦然面對,講誠信、講文明、講禮貌蔚然成風。要形成今日香港般的社會文明和誠信文化,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