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北交所迎來開市三周年。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57家,IPO募資額約516億元。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集體亮相。
三年來,北交所積極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的企業上市發展,推動金融資源向創新型中小企業聚集。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超九成,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佔比近八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佔比超一半。10家公司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16家公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三年來,北交所堅持與新三板協同發展,通過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型對接和上市公司轉板機制,匹配了不同發展階段中小企業的需要,完善了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據統計,截至2024年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57家,發行市盈率中位數17倍,總股本為346.79億股,總市值約6695億元。相較2021年北交所開市,北證A股總市值出現顯著增長,由2021年11月15日2887億元上升至2024年11月14日的6695億元,三年時間內增長132%。北證A股市值分布主要集中在10億~50億元區間內,市值超過50億元的公司22家,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公司5家,市值最高前三家公司分別為貝特瑞、錦波生物、艾融軟件,市值分別為310.21億元、210.06億元、146.01億元。
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0家,佔北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54.48%,遠高於主板、創業板,僅略低於科創板。同時,北交所上市活躍也激活了新三板「掛牌審核-日常監管-上市審核」等各環節,形成優質企業申報北交所上市的「快車道」。2024年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中,有49家提交直聯審核申請。
從市場走勢來看,北交所257家上市公司中,250家公司相對發行價上漲,佔比97.3%。北證50指數頻創歷史新高,大部分公司股價漲幅翻倍,超70隻股票累計漲幅200%以上。開市三年來,北證50指數累計上漲35.45%,北交所漲幅100%以上股票131隻,漲幅300%以上股票33隻,漲幅500%以上股票9隻,漲幅700%以上股票4隻,漲幅前三名個股分別為凱華材料、阿為特、中紡標,漲幅分別達900%、805%、71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24日以來,北證50指數漲幅一騎絕塵,一個多月時間,該指數累計漲幅達125.85%。
近一年來,北交所換手率顯著改善。2023年11月,北交所換手率上升至日均7.9%,至2024年10月,北交所日均換手率達14.5%。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11月10日,北交所成交額總計為24299.8億元,同比增長近10倍。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北交所營收增長的上市公司數量比例58.2%,位於科創板和創業板之間;北交所歸母淨利潤規模有所提升的上市公司比例為41.4%,略低於科創板與創業板表現。2023年共219家北交所公司實施分紅;今年以來,近九成公司已實施分紅,合計金額63.05億元。
截至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超760萬戶,日均參與投資者數量同比翻番。公募基金、私募創投基金等參與度持續提高。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發中心總經理諸海濱指出,近年來北交所投資者的數量穩步增長,當前高淨值個人投資者為北交所的主要投資力量。機構投資者結構中,基金和券商自營在北交所機構投資者中佔比較高,隨着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在北交所逐步壯大,有望進一步提高市場活力。(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