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領導研發出的首個針對華人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模型(P-CARDIAC),將開展一個為期兩年的研究計劃,在6間公立醫院,利用人工智能協助醫護人員為約3000名病人度身訂造最合適的健康管理方案,有望徹底改變華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管理,更可大大減輕本港的醫療負擔。
P-CARDIAC是由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領導的研究圑隊研發,集合了不同數據訓練而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運用了香港醫院管理局以海量計的患者病歷數據,參考超過120個風險因素,並考慮了每位患者的獨特特徵和病史,才能準確預測華人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及提供全面的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分。
港大內科學系心臟科臨床教授姚啟恒指出:「在香港,心臟和腦血管疾病一直位居五大死因之首,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制定更有效的疾病預防和管理策略方案。」
研究圑隊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在全港6間公立醫院(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瑪嘉烈醫院、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招募超過3000名患者,進行為期約2年的研究,分析P-CARDIAC對應用於二級預防策略的有效性,包括以P-CARDIAC評分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確定P-CARDIAC風險門檻值與醫護人員的臨床判斷比較,以及比較常規護理和藥劑師主導服務對心腦血管疾病管理的成效。
圖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及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左),以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臨床教授姚啟恒 (右)作命紹。港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