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提升應變能力 保障機場運作

【商報時評】提升應變能力 保障機場運作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6-25 08:42:4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香港國際機場前日發生歷時近12小時的電腦故障,其間機場客運大樓的電子屏幕、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均無法更新資訊,機管局隨即實施應急方案,啟動後備系統,卻發現後備系統格式與現有系統不一致,做不到「無縫交接」,航班顯示系統和行李認領處系統的功能遲遲無法恢復,現場屢現混亂,職員甚至要以手寫方式在白板上發布航班資訊。儘管這次事故沒有導致航班取消,但部分航班延誤,已足令一些乘客非常狼狽,包括有人錯過登機時間,須另購機票更改行程,也有人遲遲無法取回行李。事故亦損害香港國際機場多年累積的良好聲譽,相關報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對銳意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香港來說堪稱「離譜」。當局對受影響旅客應考慮道歉甚至賠償,同時必須徹查事故原因,必要時要追究責任,另一方面則要加力完善機場網絡基建,確保有足夠應變能力,避免重蹈覆轍。

客觀而言,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系統故障是無法完全避免的,而且系統越是精密,故障的影響就越大。香港國際機場1998年啟用初期,便曾發生航班資訊顯示系統失靈的事故,近日英國曼徹斯特機場亦因停電意外導致不少航班取消或延誤。發生事故並不可怕,關鍵在於相關部門是否具備盡快排除事故、減少損失的能力。香港作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會,重要基建通常都有可靠的後備系統,例如過往港鐵發生故障時,後備系統隨即啟動,確保港鐵不致癱瘓,對乘客造成的影響不至於太大;大型銀行亦有兩套系統同時運行,其中一套故障時,另一套可即時頂上。今次機場事故荒誕之處在於:雖有緊急應變系統,卻無法發揮原有系統的功能,若非盡忠職守的職員以「原始」方式向乘客「手動」發布資訊,盡心盡力地幫助乘客,相信現場混亂可能會升級擴大,香港國際機場形象所受打擊亦難免倍增。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特區政府亦銳意建設「智慧香港」。但今次故障畢竟揭示一個事實:香港機場雖然在全球享有盛譽,卻仍欠缺穩定可靠的網絡基建。機管局相關人士指,事故由網絡系統異常引起,並非人為錯誤或黑客攻擊。言下之意卻令人聯想,如果發生黑客攻擊又會如何呢?目前,機場所有系統已恢復正常運作,但當局不應浪費這個難得的查找不足、自我完善的寶貴機會。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已要求機管局就事故原因提交報告,方向完全正確。

今次故障並未造成大的混亂,實屬不幸中之萬幸。但有理由相信,在可見的將來,香港國際機場必定面臨更多挑戰,「出事」的機會不容等閒視之——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加上「三跑」即將運作,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機場,客運量將進一步提升,航空交通必將更為繁忙。有見及此,機管局和其他相關部門必須抓緊時間,排查隱患,盡快全面檢視現行系統,同時要加快建立一套與現行系統一致的後備系統,盡量避免類似事故再度發生,或再發生時真正做到「無縫交接」,確保機場網絡基建系統和整個應急程序足以應對所有緊急情況。

圖源:香港國際機場

責任編輯:鄭嬋娟 【商報時評】提升應變能力 保障機場運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