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際視野】英國對華遏制無阻中國發展

【國際視野】英國對華遏制無阻中國發展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06-24 08:21:1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中國國安部早前公布了一起英國MI6策反中國某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王某某、周某夫婦的重大間諜案件;國安部今年1月也曾公布另一起英國秘密情報局利用第三國人員從事對華間諜活動的案件。另一邊廂,英國先後起訴三名男子,涉嫌向中國和港府提供情報。中英雙方頻繁披露對方涉及本國國安案件,折射兩國關係正迅速惡化,並可能出現螺旋式下滑。中國是亞洲國家,英國是歐洲國家,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的現實值得進行理性分析。

從「全球不列顛」到美國追隨者

英國2020年正式「脫歐」,制定了一個「全球不列顛」的計劃,似乎想重振昔日「日不落帝國」的雄風。拜登在2021年成為美國總統,其政府結束了特朗普治下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為延續美國霸權,在世界拉幫結派,製造和激化矛盾,實際是搞陣營對抗和「新冷戰」。拜登任內,美國深度介入俄烏和以哈兩場代理人戰爭,還企圖激化與中國於南海和台海的對抗。在那樣的背景下,英國跟隨美國與中國較勁的方針,其表現也遠較許多歐洲主要國家為甚。可能的解釋是美英關係特殊,特別在拜登政府遊說下,英國保守黨政府選擇站在美國一方。近些年,英國數度更換保守黨首相,現任首相辛偉誠是印度裔;在弱勢情況下,他的政府要表現得比英國人更英國人,保持「政治正確」,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是具體的表現之一。這在保守黨支持者中有一定的市場,卻又不能代表英國的整體民意。

英國是一個重商業主義的國家。2023年中英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約1130億美元,英國對華服務出口126多億美元,是兩國服務貿易的順差方,佔其對華出口的三分之一。滙豐銀行是英國最大的銀行,香港也是滙豐收入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整體來看,中英兩國經濟有較強的互補性。

英、美、澳在2021年簽署AUKUS協議,則是針對中國的小圈子排他性聯盟。英國一些政客還把中國當作是英國的「制度性競爭對手」,實在太過牽強。在現實中,英國對華的不友好政策所能起到的負面影響有局限性,假設美國未來由於國內政治而改變其亞太政策,屆時會使英國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

在英國,特別在英國保守黨人中間,香港問題是阻礙中英關係發展的另一個障礙。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和香港主權和平回歸祖國。香港主權回歸至今已快27年了,《聯合聲明》已成為歷史文件,但不能成為英方干預香港事務的依據。「一國兩制」在香港是順利實施的,近些年實施的《香港國安法》有效維護了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愛國者治港」明確了國家對「港人治港」的要求,杜絕了反對派奪權的可能,《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則進一步維護了特區政權的安全。

2019年香港發生「黑暴」期間,有暴徒在街上揮動英國國旗或港英旗幟,英國國內有人對此很「受落」;但個別港人的做法不能代表本地民意,更不能以此得出港人希望恢復英國殖民統治的看法。那場「黑暴」實質是美西方與香港激進反對派密謀發動的一場「顏色革命」,卻不服輸不後退的立場會損害它們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關係的正常化。

英國對華的不友好政策難以阻礙中國的發展,也無助提升英國的實際國際話語權和國內經濟。當前,英國即將舉行大選,中英關係不一定是多數選民最關心的議題,大選後中英關係迅速改變的機會也並不大,出現微調的可能性卻是有的。

責任編輯:徐樂釗 【國際視野】英國對華遏制無阻中國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