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靖海侯:港大風波或有幕後推手 應清醒看待

靖海侯:港大風波或有幕後推手 應清醒看待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6-13 13:36: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港大校政風波愈演愈烈,引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時評人靖海侯今日(13日)在微信公眾號刊發長文剖解港大事件,指香港由亂到治,鑄就回歸以來最穩定發展環境。以歷史眼光長遠審視之,這將是香港二十幾年來取得的最大進步。穩定的局面來之不易,穩定的局面需要珍惜,香港不能也不會再回頭。確保香港的穩定,香港各方都有責任。國安家安,家安國安,一體兩面。唯有社會每一方面都安定下來、團結起來,唯有持續不懈的共同奮鬥,才是香港戰勝眼前及未來一切風險挑戰的不二法門,認為應清醒看待港大風波。

文章認為,港大風波的本來性質是內部問題、個別事件,但從港大風波發展軌跡看,從事件不斷惡化升級看,很難不給人這樣的觀感:一些人正在把校委會主席和校長置入「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棋局中,通過激烈論調、誇張言辭及煽動社會情緒,將一股戾氣引向整個香港教育界乃至整個香港。一些幕後推手推波助瀾將問題極化處理,利用這次風波刻意操弄,扮演了煽風點火、火上澆油的角色。這些人要的不僅僅是風波,而是風高浪急的港大、風高浪急的香港——果然如此,這將是港大風波最陰險的一面。

文章說,校委會主席王沛詩也罷,校長張翔也罷,都是愛國愛港力量的一員。此次港大風波與他們的政治立場「毫不相干」,不是政治影響「大學自主」、干涉「學術自由」,更不是什麼內地人和港人之爭,不能把港大內部管理分歧歪曲為所謂「政治爭鬥」。校長和校委會都必須明白這一點、堅持這一點,時刻保持冷靜清醒,防範被別有用心者和偏頗輿論誤導,失了智,上了當,亂了分寸。

文章引述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去年12月22日指,「建設更加美好的香港,首先愛國愛港力量要實現大團結,大家要海納百川,拋開『門戶之見』,善於團結協作,遇事多溝通、多交流、多諒解、多補台,容人、容言、容事。」文章認為,對整個香港來說,團結很重要,不團結是有深刻教訓的。對港大來說,團結的表現應當是管治上有共識、管理上有合力、多元化下求同存異。有分歧則正視分歧,有矛盾則化解矛盾,內部問題內部解決才是正確之道。

特首李家超11日在行政會議前記者會上再次回應港大事件。他說,香港大學屬於香港,「不屬於校長個人,亦不屬於校委會任何一個人」。他指出,處理任何事情要把大學利益放在首位,「行政不當就要改善,重要崗位長期懸空要填補,程序上有不清楚的要寫清楚,大學財務要清晰問責」,大學行政和管治必須符合要求,不斷自我完善。文章表示,李家超的話說得很明白了,在特首高度重視下,特區政府派出的調研小組展開工作,港大風波必將得到妥善解決。

文章表示,教育是香港的「金字招牌」,是香港建設八大國際中心的重要支柱,香港高校的管理者不能以一己之私犯下嚴重錯誤,攪擾香港教育和香港發展穩定向好的局面。

文章指,香港已進入新階段,也遭遇新挑戰。香港當下這種前所未有的確定性穩定局面,在一心遏制中國發展和長期操弄香港議題的西方外部勢力眼中,如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在香港為所欲為的日子沒有了,扶植代理人搞亂香港的空間失去了,他們開始轉換路線、調整策略,又從千方百計、不擇手段瓦解香港傳統優勢和國際地位,在蓄意破壞香港核心競爭力上下起了功夫。

文章續指,若有人持續操弄港大事件,千方百計阻擾協調解決,這樣的人或許就是西方外部勢力在港暗藏的代理人。對於這樣要塗污香港形象、損害香港金字招牌的行徑,香港有決心、有辦法、有共識,不會讓他們再像以前一樣屢屢得手!

文章又呼籲社會各界面對港大風波,不妨再多一些底線思維,清醒地面對這一切,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守住香港安全穩定發展的防線。

責任編輯:鄭嬋娟 靖海侯:港大風波或有幕後推手 應清醒看待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