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工業和服務業如何互促共進?深圳這樣做→

工業和服務業如何互促共進?深圳這樣做→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14 09:57:00 來源:深圳發布

工業和服務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力

我市加快建設具有深圳特點深圳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

五月鵬城,草木蔥蘢,生機盎然。

華為重回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榜首,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優必選人形機器人走進智能車間「實訓」;深圳知名商圈持續紅火,會展業吸引全球客商紛至遝來,地鐵客流屢創新高;蘋果、亞馬遜、西門子等世界500強,持續看好深圳、投資深圳……

無論是本土領軍企業

還是外資巨頭

都在深圳這座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實現創新發展

無論是製造業

還是服務業

一片火熱景象

跑起來、搶時間、爭一流。深圳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工業和服務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力,加快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激發新動能新活力。

微信圖片_20240514095557.jpg

工業立市,先進製造底盤穩動能足

我市堅持把工業作為支柱和脊梁,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一刻也不能等待。繼龍年新春首個工作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舉行第二天,我市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對全年重點工作作出動員部署,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心無旁騖抓落實。

全市上下立即行動。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工業上樓」有序推進;出台產業政策措施,深圳「20+8」產業集群2.0版本上線;主動「走出去」全球參展、全球招商,談合作、抓訂單、促生產……鵬城大地一片幹事創業火熱圖景。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支柱產業持續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

華為堅持自主創新,Mate 60 Pro熱銷全球,摺疊屏手機連續4年霸榜市場份額頭名;比亞迪一季度國內銷量達62.6萬輛,增長13.4%,其中3月25日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再度刷新全球銷量里程碑;華寶新能Jackery電小二光充火星機器人,能根據太陽的運行軌跡自動調節角度和位置,持續產生和儲存能源。

智能工廠,更加先進。TCL華星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實現自動化,高性能面板銷往國內國際市場;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工廠里,機器人工作站排成方陣,機械臂熟練地操作試劑和粉末的稱量、取樣,準確完成化學合成。

新型儲能,一片藍海。寧德時代在深圳成立新能源供應鏈公司,布局新型儲能大市場;深圳瑞能電源科技加快生產排期,戶外儲能電池走俏美洲市場。

低空經濟,領舞齊飛。豐翼科技計劃投資1300萬元建設26個無人機起降場,容祺智能將投資2500萬元研發建設低空數智平台,飛流科技將投資2000萬元建設50台無人機智能機巢基礎設施。

工業立市,製造業當家,底盤穩動能足。一季度,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比上年同期提高7.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3.1%。

贏在高技術,贏得高增長。深圳一季度37個大類行業中,25個實現正增長,12個增速在兩位數以上;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服務機器人產品產量增長在50%以上,汽車製造和手機銷售市場持續向好。

微信圖片_20240514095601.jpg

激發動能,規模增長結構優化能級提升

推動經濟量的快速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既需要工業,也需要服務業,它們共同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市努力適應高品質生活需求,積極搶抓新型工業化機遇,加快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3月18日,我市召開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瞄準融合化、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特色化方向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更加專業化、高品質、多樣化、便利化,全力構建具有深圳特點、培育具有深圳優勢的優質高效現代化服務業新體系。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雷厲風行、狠抓落實,相繼出台相關產業規劃和政策措施。

福田區全面打造「全球服務」閃亮品牌,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標桿城市核心區;羅湖區構建「1+N+X」服務業發展體系,瞄準重點發展的優勢行業和潛力行業持續發力;

南山區升級產業政策體系,新推出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專項政策;

寶安區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針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總部經濟等提出具體行動計劃……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季度,南山區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14.5%,寶安區增長13.3%,龍崗區增長15.2%,這些區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增速可觀。

久久為功,持續努力。我市面向全國全球發展服務業,在產業鏈延鏈補鏈和產業升級中推動服務業規模不斷增長、結構不斷優化、能級不斷提升。

今年一季度,深圳GDP為8314.9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812.32億元,占GDP比重33.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497.68億元,占GDP比重66.1%。

深圳服務業,充滿生機。

作為中國軟件名城,深圳擁有雄厚的軟件產業基礎,營業收入居全國第二、出口持續多年第一。5G、AI、大數據、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更是風頭正盛,深圳技術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

金融業帶來資金「活水」。一季度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95967.74億元,同比增長7.4%;第3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深圳在金融科技發展水平排名保持全球第4,僅次於紐約、倫敦和舊金山;規模達51億元的社保基金大灣區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在深註冊成立,「長期資本」助力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展業吸引萬商雲集。一季度,我市舉行各類高端專業展會約30場,展會總面積超2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50%。

新型消費更具煙火氣。自去年跨入「萬億消費俱樂部」,深圳正解鎖新型消費「流量密碼」。中消協發布報告,深圳消費者滿意度3年間躍升50位,成為北上廣深中消費者滿意度最高的一線城市。

深港「雙向奔赴」持續升溫。一季度,深港跨境旅客人次同比增長162.6%,帶動倉儲會員店消費火爆,前海和龍華山姆銷售額增速均在20%以上;五一期間,香港舉行多場大型文體活動,煙火表演、油尖旺購物節等吸引眾多深圳市民遊玩購物。

重點商圈「出圈」。一季度,全市21個重點監測商圈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分別增長20.9%、22.3%。

旅遊市場保持火熱。一季度全市共接待遊客4298.05萬人次,旅遊收入593.34億元,分別增長50.2%和50.7%。

互促共進,先進製造先進服務交相輝映

服務業與製造業同處一條「微笑曲線」產業價值鏈,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

我市瞄準融合化方向,全力推動工業和服務業互促共進,助力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深度融合,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製造業服務化,為產業注入新活力。華為數字能源整合技術、製造與服務,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全場景智能光儲和智能充電網絡解決方案,帶動新興產業勃興;隨着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橡膠箱業務加速擴張,中集集團生產的定製化、可循環使用的載具產品,走俏租賃運營服務市場,前景看好。

服務業製造化,同樣風生水起。跨境電商企業希音構建數字供應鏈,整合千家服裝工廠,每周可推出服裝新品4萬-5萬款,批量製造爆款;深圳工業設計以前更多的是「服務企業」,現在更多的是向「創造企業」轉型,一些頭部工業設計公司邁入製造領域,共創自主品牌,越來越多的爆款新品,正催生越來越多的創新型製造企業。

「融合」既是現代產業的特質,更是產業轉型升級趨勢。作為國家首批服務型製造示範城市,深圳瞄準融合化、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特色化方向,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向賦能,加快培育和發展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應用和創造更多新技術、新產品。

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平台經濟、綠色經濟、服務經濟、樓宇經濟、海洋經濟加速發展;

深圳人工智能全域全時場景應用提速,城市AI+場景應用已達73個,無人機配送、空中的士、低空旅遊等多場景人工智能應用,便利市民生活;

蘋果公司將在深圳新設應用研究實驗室,西門子、英特爾、亞馬遜等國際知名外資企業和機構紛紛「加倉」深圳。

先進製造、先進服務,交相輝映。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鴻蒙歐拉之城、超充之城、數字孿生先鋒城市、極速先鋒城市、數字能源先鋒城市、人工智能先鋒城市……深圳不斷補鏈、強鏈、延鏈,攀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

誠然,儘管深圳一些產業規模體量比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比如,科技創新水平仍需提高,一些技術產品附加值還偏低,依靠要素投入為主的發展模式依然存在,巨大的常住人口體量以及客流量並未有效轉化為較高的消費增量。

既要看到優勢,更要直視問題。這需要我們深入現場調研,培育更優土壤、提供更好服務、給予更大支持,鍛長板、補短板,為深圳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最近,深圳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二季度和全年經濟工作。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正鼓足幹勁、真抓實幹、乘勢而上,努力以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舉措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最好成果。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德群 沈勇

責任編輯:呂馨 工業和服務業如何互促共進?深圳這樣做→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