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去世家人的錢怎麼那麼難取?人大代表付喜國有話說

去世家人的錢怎麼那麼難取?人大代表付喜國有話說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3-08 15:40: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遼寧省分局局長付喜國今年提交了一份《關於優化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制度的建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於對存款安全的保護,公證和訴訟被作為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的強制前置程序,實踐中一直存在手續複雜、時間長、成本高的質疑。付喜國表示,現行政策越來越無法滿足社會公眾需求,有必要探索優化相關制度設計,提升人民群眾在金融服務中的獲得感。

銀行審查義務過重且缺乏清晰界定

從銀行角度看,銀行審查義務過重且缺乏清晰界定。現行文件規定,銀行在辦理已故存款人存款支付業務時需要盡到合理謹慎的審查義務,但並未明確審查義務的具體邊界和標準、是否需採取措施主動核實等。實踐中,銀行傾向於等待法院或公證確認相關繼承事實後再履行支付義務,這與社會公眾預期產生差距。歸根究底,問題症結在於銀行承擔的審查義務與其能力定位不相匹配。

從社會公眾角度看,開具證明材料和辦理相關手續存在各種現實困難。公安、民政等部門聯網信息不完善,部分證明材料獲取困難。比如提取人戶籍遷出,可能因早期檔案管理失當等原因無法出具親屬關係證明。辦理公證等手續也存在障礙,公證機構通常要求全部繼承人到場才可辦理公證,這在實踐中存在現實困難。

從查詢方面看,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詢機制不暢,查詢不同銀行賬戶、生前交易記錄和全類金融產品缺乏制度安排。目前尚無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已故存款人存款統一查詢系統,繼承人只能前往各金融機構逐一查詢。中國銀聯推出了「一鍵查卡」服務,但在查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時存在各種障礙。

目前,繼承人要求銀行查詢被繼承人生前賬戶交易明細的情況較多,但已故存款人生前的賬戶交易記錄能否查詢尚不明確,易引發糾紛。

此外,隨着居民資產配置的多元化發展,除傳統的存款、理財等金融產品外,一些金融資產通過APP或者電子化合同訂立,以電子賬戶等形式存在,也難以集中統一查詢。

對單筆5萬元內的存款統一適用簡化提取程序

針對如上種種問題,付喜國提出區分不同情況,逐步解決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困境。適當提高簡化提取限額,滿足絕大多數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22個省份的人均住戶存款超過5萬元。調研顯示,單筆金額5萬元以下的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業務量佔比達94.2%。

考慮到制度優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期內可採取上調額度的方式,對單筆5萬元以內的存款統一適用簡化提取程序,以覆蓋絕大多數群眾需求,並鼓勵銀行結合地區實際和風險情況,在10萬元以內自行上調簡化提取的金額上限,在存款安全和取款便利之間達到平衡。

條件成熟時,取消免公證、免訴訟提取限額。對於法定繼承或者持有經公證的遺囑、遺贈扶養協議、遺產分割協議的情況,不再設置限額,提取人提供存款人死亡證明、本人身份證明以及身份關係證明或公證遺囑、遺贈扶養協議、分割協議等證明文件,銀行在完成盡職審查後即可支付存款並免除後續責任。

配套實施「承諾+公示」提取模式。根據制度優化進度,對於暫不滿足免公證、免訴訟提取條件的情形,或者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相關證明材料等情形,在提交前述證明材料的基礎上,要求出具承諾書並依托相關財產公示系統予以公示,如公示期內無其他繼承人提出異議,即可辦理取款。如後續產生繼承糾紛,在繼承人之間依法解決。

合理界定銀行審查義務和責任邊界

付喜國認為明確銀行的審查義務邊界,統一審查標準也非常重要。監管部門會同司法機關研究細化銀行合理審慎審查的方式和路徑,統一審查標準,按照統籌風險防範和服務便民的原則,提升業務規範化程度。推動本地銀行間加強同業溝通協調,對同一提取人的證明材料審查進行信息共享,減輕提取人證明負擔和銀行審查壓力。

另外,推動監管與司法形成共識,明確銀行法律責任。探索以司法解釋或指導案例等形式,釐清銀行法律責任,劃定免責範圍,明確銀行在按照規定履行審查義務、向合法繼承人支付已故存款人存款後,不承擔因繼承人之間遺產糾紛造成的風險與賠償責任,為解決取款困境、減少後續糾紛提供充分制度保障。

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壁壘。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動銀行與公安部門、民政部門、公證機構加強協作,建立健全信息聯網核查機制,推動社會公共信息共享,逐步實現身份、戶籍、婚姻家庭關係、公證等信息的在線核查及調取,豐富銀行的在線核實手段,降低提取人的證明難度和銀行審查壓力。

完善配套制度設計 從源頭上降低取款難度

探索建立聯名賬戶或提名人制度。嘗試推行聯名賬戶,或在儲蓄存款等財產性合同中增加相關條款,由客戶自願選定提名人。在存款人喪失行為能力或者去世後,銀行可將存款支付給其他聯名賬戶持有人,或要求提名人僅提供存款人死亡證明、本人身份證明和取款申請表,即可向其支付存款,並免除銀行責任。

建立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依法建立提取人誠信檔案和虛假承諾黑名單制度,對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承諾、偽造證明材料辦理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的,依法上報徵信系統,強化制度威懾。

暢通已故人員金融資產查詢路徑,提升查詢便利度。逐步推廣已故人員銀行卡線上查詢業務。在部分地區試點開展「已故人員銀行卡賬戶線索查詢」的基礎上,通過「銀行網點線下受理審核+銀聯雲閃付APP線上查詢」的業務模式,紮口查詢已故人員的銀行卡賬戶,試點經驗成熟後逐步推廣至全國,切實提高銀行卡賬戶查詢的便利程度。

統一生前記錄查詢口徑。查詢已故存款人生前賬戶交易記錄涉及個人私隱和信息保護,但實踐中常因為遺產或債務糾紛而產生查詢交易記錄的現實需要。建議監管部門主動回應制度執行中的疑難問題,從便民和保護個人信息的角度優化制度設計,明確答覆口徑,並指導銀行做好相關工作。

擴大已故人員資產查詢的種類和機構範圍。加強部門協同,協調各類金融機構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匯聚存款、理財、保險、證券基金賬戶等各類財產權益信息,通過統一平台向社會公眾開放查詢,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記者 鄧建樂)


責任編輯:林鏗泓 去世家人的錢怎麼那麼難取?人大代表付喜國有話說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