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聚焦2024北京兩會: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聚焦2024北京兩會: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4-01-21 18:38: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今年工作的第二條就重點提出「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會議期間代表委員們也將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草案)》進行審議。而今年報告中首次提到的「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受到大家關注。

 報告中提出,2024年北京市要着力做好十一方面工作,包括:持續提升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更好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兩區」建設水平,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深入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突出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高質量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着力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加快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全力維護首都安全穩定。

 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報告中指出,要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加快構建高效、協同、開放的創新體系,着力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着力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發揮高精尖創新中心作用,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發展。

 加速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持續加大基礎科學發展支持力度,保障在京國家實驗室在軌運行和體系化發展,啟動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重組。統籌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支持組建一批領軍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行動,靶向破解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卡脖子」問題。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和首都標準化戰略。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大力引進國際科技組織和外資研發中心,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深入實施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措施,壓茬推出新的試點政策。統籌中關村「一區多園」發展,「一園一方案」推進分園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和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強化中關村科學城原始創新策源功能,加快懷柔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應用,提升未來科學城技術創新能力和體制機制環境,推動創新型產業集群示範區承接更多科技成果落地。

 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實施戰略科學家特殊引才計劃,引進培養更多科技領軍人才、卓越青年科學家和傑出青年人才。支持共建產學聯動平台,深化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大力培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完善人才落戶、住房等支持政策,更大力度保障各類科技企業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給予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為各類人才提供各顯其能的創新舞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的新詞彙,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而北京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比較優勢與潛力巨大。此次報告中提出,要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進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在光電集成、芯粒技術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加強原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培育生物製造等醫藥健康產業新增長點。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布局電機、電池、電控、車規級晶片等關鍵零部件產業鏈。推進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優化升級。促進新能源、新材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優化專精特新企業梯隊培育體系,助力更多企業發展壯大。

 穩步擴大提升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報告指出,要加速落實新一輪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方案,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推動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完善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體制機制,促進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轉型升級。提升航空「雙樞紐」功能,加快恢復國際航線。加強京港、京澳全方位合作,促進京台交流合作。優化外商投資服務,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積極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試點,服務支持企業「走出去」,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打造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落實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意見,對標世界銀行新營商環境評估框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企業更有獲得感。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清除隱性壁壘,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為統一大市場建設提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抓緊清理拖欠企業賬款,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記者 林彬彬)

責任編輯:趙桐曲 聚焦2024北京兩會:聚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