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東「小巨人」企業1500家  兩年「吸金」超千億  政府「天使基金」將有助成長

廣東「小巨人」企業1500家 兩年「吸金」超千億 政府「天使基金」將有助成長

責任編輯:朱輝豪 2024-01-19 18:51:1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廣東「小巨人」快速成長,新質生產力加快形。1月19日,普華永道(編者註:香港譯羅兵咸)發布《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手冊》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廣東約1500家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兩年吸引了超千億的公開投資。普華永道諮詢服務(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指出,隨着「小巨人」企業群體快速成長,它們迫切需要政府扶持,加速形成廣東製造強省的新質生產力。

011.jpg

 深圳「小巨人」企業占廣東超五成

 據悉,過去半年普華永道在廣東和長三角地區跨城調研數十家「小巨人」企業,研讀數十份政策文件,完成上萬家企業畫像,闡明廣東「小巨人」成長經驗和成長路徑。

 報告引述國家工信部公示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廣東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約1.8萬家,民營企業佔比約95%;其中八成位於深廣莞佛四個GDP萬億級城市,深圳有752家、佔比過半,廣州、東莞、佛山分別為249家、172家和86家。

 報告指出,廣東「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擁有量139項,數碼化水平達到二級以上。研發能力和數碼化智能化水平讓這些企業在戰略新興產業中跑出「加速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造、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四個賽道的「小巨人」企業數量佔比八成,戰略性產業集群也因此成為廣東「製造業當家」的基石。

012.jpg

 粵上市「小巨人」企業241家

 兼具研發實力和市場佔有率的「小巨人」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報告指出,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賽道的「小巨人」企業最受資本青睞。根據投中數據(CV Source)公開融資事件梳理,2022年到2023年這兩年,廣東「小巨人」企業公開的融資和募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

013.jpg

 在上市方面,截至2023年9月,廣東上市「小巨人」企業241家,。報告指出,廣東「小巨人」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與長三角存在一定差距,對科技型企業的資本賦能效果有待提高。

014.jpg

 王斌分析,新生代的科技型企業偏向於尋找政府引導基金和國有科創基金、鏈主投資等融資機會,藉助這些資本給企業找到政策「背書」和市場資源。但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小巨人」企業曾獲得過政府引導性基金和國有基金投資的佔比不到10%,特別是廣州、佛山和東莞的「小巨人」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得資本的關注度不夠。

015.jpg

 通過產業投資實現「以投代招」

 「小巨人」企業需要的資本、人才、數據等生產要素與傳統製造企業截然不同,在新型工業化時代下,廣東各級政府該如何加快對這類企業群體的培育,把「小巨人」養成「獨角獸」?

 報告指出,廣東要精準施策,支持「小巨人」企業做大做強,為「小巨人」打造更多展現實力的「舞台」,讓它們被市場和資本「看見」。

 「廣東要加快將『小巨人』列入上市預備隊,提高要素供給的針對性。」王斌指出,近年來,以深創投、粵科金融、廣汽資本等為代表的國有資本、鏈主企業資本加大對「小巨人」企業的投資布局,廣東可借鑑長三角經驗,設立專精特新專項母基金,以「投資+孵化」模式培育本地企業,對接產業鏈資源幫助廣東「小巨人」做大市場,實現快速成長;同時,發揮政府引導和國資資源優勢「以投代招」,通過投資把外地「小巨人」企業引進到廣東落地。(記者黃裕勇)

 頂圖:普華永道諮詢服務(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


責任編輯:朱輝豪 廣東「小巨人」企業1500家  兩年「吸金」超千億  政府「天使基金」將有助成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