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首屆鏈博會「一展難求」 美國企業佔比最高

首屆鏈博會「一展難求」 美國企業佔比最高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1-21 17:23: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首屆鏈博會即將於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舉辦。主辦方21日介紹,世界500強和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龍頭企業將齊聚亮相參展,來自國外的參展商佔比達到26%,其中美國企業最多。展覽出現「一展難求」的局面,多家展商已預約第二屆鏈博會展位。

 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

 首屆鏈博會展覽總面積10萬平方米,設置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等5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介紹,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集中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全館特裝展位面積達到100%。

 中國貿促會展覽部部長鄔勝榮介紹,參展企業包括53家世界500強企業、57家中國500強企業、25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還有一大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鏈主」和「鏈屬」企業互為支撐,形成精準、有活力的企業共生態。他透露,來自國外的參展商佔比達到26%,覆蓋5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美國、歐洲的企業最為搶眼,外方參展商總數的36%。南非、加拿大、日本、越南、非盟國家、葡語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等也將以國別和地區展位形式參展。

 美國企業參展數量遠超預期

 「在近日召開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90%的發言嘉賓均提及產業鏈供應鏈問題。同時,供應鏈韌性議題也貫穿於ABAC全年工作,ABAC先後召開的4次工作會議均涉及這一話題,各方圍繞供應鏈韌性提出了諸多提案。」張少剛表示,工商界是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美工商界加強互利合作的願望十分迫切。首屆鏈博會作為開放型國際合作平台,在美國企業中引起熱烈反響。

 張少剛介紹,美國企業參展數量遠超預期,境外參展商總數的20%。而且行業領軍企業亦眾多。5鏈1展區都有美國企業參展。亞馬遜、埃克森美孚、蘋果、聯邦快遞、特斯拉、通用醫療、英特爾、惠普、高通、霍尼韋爾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將派高級代表參會。此外,眾多美國企業把鏈博會當作產品首發陣地、創新陣地、合作陣地,將展示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比如,霍尼韋爾將首次展示應用於寬體飛機的輔助動力裝置,GE醫療將首次以生產鏈、供應鏈和海外營銷鏈為主線,展現其安全、穩定、可視、可觸摸的國際供應鏈,分享其與全球供應商的共同成長。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展商數佔境外參展近一半

 「從美國企業參展的數量和面積看,佔比較高。但是如果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作為一個群體來看的話,在參與鏈博會的積極程度、參與熱情方面,和其他供應鏈中心、世界三大供應鏈中心比毫不遜色。」中展集團董事長林舜傑介紹,從全球角度看有三個供應鏈中心集群,即以美國為首的北美、德國為首的歐洲、中日韓為首的亞洲,而大量「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都處於國際供應鏈的上游,向供應鏈中心國家提供原材料、供應初級產品,這些供應鏈國家對於博覽會的舉辦充滿了熱情。這次供應鏈國家參展商的數量,佔到境外參展商總數的將近一半,佔了境外參展的「半壁江山」。「他們特別希望來到鏈博會,對我們五大鏈條進行深入了解,跟能夠自成體系的中國企業進行對接,爭取吸引到他們國家去投資」。

 林舜傑透露,參展商涉及55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近40個共建國家。其中,既有哈薩克斯坦、印尼這樣的老朋友,也有洪都拉斯、所羅門群島、薩爾瓦多等新夥伴。南非、老撾、非盟國家、葡語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等將以國別和地區展位的形式來參展。

 多場論壇將為國際經貿發展貢獻「鏈博智慧」

 張少剛介紹,首屆鏈博會期間,將舉辦6場專題論壇,將有6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華潤等90多名中外知名企業負責人,以及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經合組織、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將在鏈博會平台進行對話交流,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建言獻策。聯合國貿發會議將於會議期間舉辦《2023年最不發達國家報告》研討會等配套活動。

 此外,中國貿促會將舉辦貿促智庫論壇暨《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發布會,並將與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聯合主辦2023年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與四川、湖北、遼寧、深圳等省市政府分別舉辦優勢產業推介會,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招商推介和資源聚合平台。貿促會還將與土耳其對外經濟關係委員會、土耳其工商協會共同舉辦中國—土耳其經貿論壇,與中國美國商會共同舉辦跨國公司在中國—全球綠色供應鏈創新實踐圓桌對話。(記者 張麗娟)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首屆鏈博會「一展難求」 美國企業佔比最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