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巢湖:稻蝦共養引領鄉村振興綠色發展

2021-10-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秋收稻子,春夏捉蝦。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鎮以區位和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發展稻蝦共養,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日前,巢湖市柘皋鎮獲評合肥市十大稻蝦產業集群鄉鎮。
 
    日前,在位於柘皋鎮雙泉村的巢湖市瑞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稻蝦養殖產業基地,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我們雙泉水土好,今年水稻長勢不錯,銷路我都聯繫好了,就等着收稻子!」54歲的陶國滿欣喜地告訴我們。前不久,他的瑞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獲評合肥市稻蝦示範基地。
 
 
    陶國滿2018年返鄉創業,利用雙泉村自然環境優勢,按照每畝500元價格承包扭轉當地土地,經營240畝稻蝦田,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護好一塘水,養好一塘蝦。水質好才能種出好稻子,養出好蝦子。我們安裝了水質檢測裝置,隨時監測水質,保證稻和蝦的生長環境。」陶國滿指着安裝的智慧漁業水產聯網設備告訴筆者,這些新型物聯網養殖模式得益於鎮里定期舉行的農業技術培訓會,幫助他們看得更遠,了解更多農技知識。據陶國滿介紹,稻蝦共養模式養出來的蝦子個頭大、肉質厚,水稻也長得好,稻蝦養殖前景客觀,今年收益不錯,銷售稻蝦米20多萬斤,15元一斤的蝦子,最多的一天利潤8800元。目前已線下銷售為主,下一步,他們正在和京東商談,拓寬銷路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而在距離雙泉村四公里、巢北最大的家庭農場雙馬豐源家庭農場,農民們正在熟練地將稻桿成捆紮好,整齊地擺放在田間,這些稻桿明年捆紮秧把,實行人工插秧,生產優質稻蝦米,保護實現綠色發展。
 
    雙馬豐源家庭農場1250畝,其中稻蝦田750多畝,農場的負責人馬耀青、馬躍峰兄弟倆2019年回到柘皋鎮走上了稻蝦綜合養殖的「致富路」,憑着吃苦耐勞的韌勁兒,今年稻蝦純利潤就有60萬。他們僱傭當地村民在農場務工,其中脫貧戶6名,根據工作分工,收入在1萬到3萬不等。正在「打秧草」的脫貧戶唐宗海告訴我們,在這裡幹活離家近,秋天收稻子、春夏逮蝦子,都是自己能幹的活兒,一年能有3萬的收入。稻蝦養殖,稻田裡養蝦,蝦吃昆蟲,糞便還田又肥了田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這邊的生態也變好了,引來一大群白鷺,馬耀青指着遠處一大片結聚嬉戲的白鷺說道。
 
 
    在接引庵村的巢湖市鴻鵬家庭農場,作為安徽省稻漁綜合種養標準化示範區,農場負責人范家所向我們信心滿滿地介紹了他的綠色種植基地,「綠色生態、品質優良、口感好,我們的米不愁銷路,訂單服務,還有不少城裡人特意來買。」573畝的綠色種植基地里每隔一段就安裝了一個白色誘捕器,有機肥替代無機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堅持綠色種植的理念,提升糧食品質,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這裡種植的是高品質的一級米,由種業公司提供優質品種,種植戶綠色種植,光明槐祥訂單收購。前不久,在這裡還舉行了高端優質香稻珠兩優570現場觀摩會,為種子企業和種植戶搭建雙向選擇平台,珠兩優570為長江中下游中稻遲熟組國審品種,熟期好、產量高、抗性強、米質優。
 
    據柘皋鎮為民服務中心主任陳貴生介紹,像唐國滿、馬耀青兄弟這樣在外打拚又回到村裡創業的青年人還有很多,鄉村振興需要這些人才,好政策也吸引人才留下來。目前,柘皋鎮稻蝦種養1.3萬畝,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個、健康水產養殖示範場基地2個,稻蝦米註冊商標6個,同時,柘皋擁有省級龍頭企業——巢湖市大鑫食品,從事小龍蝦等系列水產品養殖、收購、加工出口,金喜貓食品廠主營農產品加工,如炒米、各類鍋巴、黑芝麻等,為全鎮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與現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條件,能帶動就業和增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據悉,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鎮堅持「生態+創新+農業+科技」理念,發展特色生態綜合種養產業,在資金方面,通過鎮農業部門、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牽頭,提供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協調農商行、農行、郵儲銀行等提供資金支持;在技術方面,與上級農業部門進行溝通協調,與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所合作,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跟蹤服務,連續五年組織農技專家進課堂、進田間地頭為脫貧戶和種養殖大戶提供技術培訓,培訓種養大戶達500人次,提高村民就業創業能力;在生產銷售環節,提供苗種和技術,通過網絡平台、政府平台牽線搭橋,每年在夏至節、各類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上積極推薦本地稻蝦米,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始終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從資金、培訓、銷售等環節做好溝通協調、服務保障和引導推廣工作,為鄉村振興聚力續航。(呂華君 龔舒斌)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