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環洞庭湖經濟區系列報道之一--常德

2015-10-1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 張宇報道:2014年4月,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正式成為國家發展戰略。這一經濟區規劃范圍包括湖南省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長沙市望城區和湖北省荊州市,規劃面積6.05萬平方公里。近年來,湖南省在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產業轉型,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洞庭湖區位于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交通動脈交匯處,地處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腹地,是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的重點區域,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獨特區位優勢。湖南省內有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和長沙市望城區屬于洞庭湖區。2014年4月,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批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也成為湖南省區域經濟發展版圖的重要板塊。根據規劃,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要統籌湖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兩型”社會。

  9月中旬,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省發改委啟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大型專題采訪活動。采訪團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德、西、俄、朝、泰、印地、斯瓦西里等8個語種的外籍記者和專家,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鳳凰新媒體等媒體記者組成。一行人深入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對當地歷史脈絡、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以及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生態建設、民生福祉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多層級報道,讓世界更多地關注洞庭湖,讓洞庭湖更好地走向世界。

  常德:“海綿城市”的治水實驗

  每逢下雨便積水成災,大量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一直是一些城市管理的一大痛點。

  位于西洞庭湖區的常德對此開出的“藥方”是--將城市河流、地下水系統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結合起來,通過創新水資源綜合治理思路,打造“海綿城市”,讓城市重回“溫潤柔軟”。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讓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2005年,常德市與德國漢諾威市、荷蘭烏特勒支市向歐盟申請并獲批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環境對話項目”,并逐步推動了110個相關項目建設。2008年雙方再次合作,共同編制了《常德市江北區水敏性城市發展和可持續性水資源利用整體規劃》。

  常德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副局長李遠國介紹,該市已完成城區穿紫河沿線傳統排水泵站的改造,并配套建設生態濕地。船碼頭泵站是該市海綿城市的首個范例工程,現在工程已投入使用,且在雨水“滲、滯、蓄、凈、用、排”等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海綿城市項目的建設,不但節約了用水、能對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還可以改善城市防洪條件,常德江北城區防洪水平就因此提高到了100年一遇的標準,市城區污水處理率提高到了86%,應對強降雨峰值能力也顯著提升。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