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百萬市民登記普檢 逾九成預約人士採樣 林鄭指比例高

2020-09-06 00:19
来源:香港商報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反應正面,截至昨晚8時,累計有約105.8萬名市民透過網上預約登記。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在社交網站表示,目前最重要是透過檢測找出社區的隱形患者,他感謝參與檢測的市民,提醒市民可透過網上預約本月8日至11日的新增時段。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認為,今次檢測流程非常順暢,感謝中央支持計劃。他透露政府將會推出感染風險通知應用程式(APP),強調資料只會記錄在手機及不會上傳,市民毋須擔心。

  昨日是實施普及社區檢測的第5日,當日共有約19.1萬名市民在全港各社區檢測中心登記採樣。自普檢計劃1日開展以來,累計約84.7萬人在檢測中心接受採樣。

  截至昨晚8時,普檢計劃已經累計完成約43.9萬個樣本的檢測。呈現初步陽性的樣本會交由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覆檢以確認結果,確診個案會由衛生防護中心跟進並公布。

  此外,自8月29日網上預約開始以來,截至5日晚上8時,累計有約105.8萬名市民成功預約檢測。

  約18%完成採樣人士是現場登記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晚在社交網站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普遍的反應都很正面,昨日網上登記人數突破100萬人。在網上登記的市民,超過九成都按預約前往中心接受採樣,比例遠較之前在特定群組檢測計劃下市民交回樣本瓶的比例高。她衷心感謝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林鄭指,明白部分市民,特別是長者,未必能自行網上登記,各社區中心亦接受現場登記,估計大約有18%完成採樣的人士是在現場登記,各中心主管都作出適當安排。

  至於早前有人質疑是否有人重複檢測,林鄭指,重複檢測的只有幾百宗,可能是個別市民認為有確切需要再次檢測,例如首次檢測後接觸過高危群組,或有人想測試系統,但對整體數字是微不足道。她指,政府沒為計劃訂下參與人數的目標,但越多人參與計劃,越有機會切斷社區傳播鏈。

  聶德權昨日在Facebook帖文,感謝每一位參與檢測計劃的市民,並稱市民可以上網預約本月8日至11日的新增時段。他說,要在短時間內為超過百萬人進行普及社區檢測,須投放大量人力物力,市民關注效益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他同時指出:「但我們很難單單看幾個數字便判斷效益高低。有人或許會認為,目前為止,普及社區檢測看似只找到4名無病徵的確診患者,但我們無法估計,假如這4人遲了幾日發現受感染,會造成什麼影響。」

  聶德權重申:「談到此計劃的成效時,第一,最重要的是透過普及檢測盡量將社區裏的隱形患者找出來,就算只能找到一個也是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任何爆發也不需要多,可能只是一個患者有所接觸、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都可以引起一個爆發。」

  他續說:「第二,我們透過普及檢測計劃和其他防疫措施,盡早結束目前的疫情,當我們仍然處於疫情當中時,社會上承受很大的成本,無論是個人、工作、企業、整個社會,這方面我們亦要考慮在內。」他引伸道:「當你代入不同角色,從不同角度思考,或許對『效益』會有不同理解。我們非常幸運,香港大多數人都沒有受感染,但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疫情對每一位香港人的影響,亦明白疫情在社區『唔斷尾』,對我們未來的生活、社會的經濟會有多大衝擊。」

  聶德權明言,對抗疫情需要每一位香港人的參與和配合,「我們會繼續盡最大努力,解說清楚,讓市民釋除疑慮,亦能明白更多計劃的目的和出發點。普及社區檢測還在進行中,開支等相關資料我們會待計劃完結後向公眾交代」。

  將推出感染風險通知APP

  薛永恒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過去幾日登記的市民,大約九成多都出席檢測,形容數字是意料之外。他表示,過去幾天的檢測流程非常順暢,市民反應都相當正面。他同時感謝中央對檢測計劃的支持,如計劃沒有中央支持就不能成事。

  政府早前表明,將會研發推出感染風險通知應用程式。薛永恒回應稱,市民下載應用程式後,可在食肆、的士等地掃二維碼,應用程式會記錄行蹤。他舉例,如的士司機稍後確診,程式會通知市民可能有感染風險。他強調市民可自行決定是否下載應用程式,相關資料只會記錄在手機。

  疫情穩定後推健康碼

  至於健康碼,薛永恒表示,特區政府早在5、6月已準備好來往粵港澳三地的健康碼,因香港出現第三波疫情而暫緩。待香港疫情穩定後可正式推行,初期會實施配額制。

  薛永恒透露,市民可事先在網上預約配額,然後到指定檢測中心做測試,如果結果是陰性,市民可以上衛生署網站下載健康碼。申請人要提供過關時需用到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出生日期、證件號碼及電話等,並附有申請人進行檢測的中心名稱和檢測結果。之後再申請粵康碼或澳康碼,離境後將不需要接受14天強制檢疫。他期望,健康碼制度可以和其他國家合作及獲得認可,令市民可以恢復來往世界各地。

  港府澄清保護袍符標準

  對於有傳媒報道普及社區檢測採樣中心人員的保護衣標明並非醫療用途,政府在社交網站表示,為社區檢測中心採樣員提供的保護袍,主要是用於保護使用者免受感染,而非用作外科手術,而在感染控制角度,保護袍須在液體阻隔性能符標準。(記者戴合聲 摄影崔俊良 冯俊文)

[责任编辑:董岳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