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季,香港的流感有點兇,搞得有些人心惶惶。據香港衛生署8月4日提供的數據,自今年5月5日至8月3日,香港夏季流感確診人數為14721人,累積439宗成人嚴重個案和19宗兒童嚴重個案,累計死亡人數達312人,死亡率約為2.1%,總死亡人數竟然超過2003年沙士(SARS,即內地“非典”)時期。
流感奪命愈300
醫院病床不夠用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指,香港流感監察指標在7月中達到頂峰,其中呼吸道樣本檢出流感病毒比例達40.86%,隨后逐漸下降;公立醫院普通科診所每千宗求診有14.2宗流感樣病例,每1萬名5歲以下兒童,亦有10.02人因流感入院,65歲以上人士入院比例則為每1萬人有6.59人,三者均超2009年流感大流行水平。該中心指,今年流感最高峰已過,但流感活躍程度在未來數周仍會維持高水平。
▲流感肆虐
在夏季流感高峰期,香港多家醫院內科病房被擠爆。其中,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8月6日為106%,還有5147人到急癥室求診。博愛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高達127%,其次是伊利沙伯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均達至得116%,其他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亦超過100%。目前,只有瑪嘉烈醫院、廣華醫院、瑪麗醫院,以及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暫未爆滿。
▲公立醫院內科病房持續爆滿,博愛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高達127%。
長者個案較多
專家指打疫苗不要過早
據港媒統計,今季身患流感的335人(77%)為65歲或以上長者,其中273人死亡。6月中旬至7月份底,超過1.4萬人因流感入院,平均每日163人,比2015年冬季流感高峰時更多,惟今年入院者的死亡率為2.1%,比前年要低。
▲6日共有5829人次到香港各公立醫院急癥室求診。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直擊》分析,今夏流行的H3N2病毒對長者的傷害較大,原因是香港人口老齡化導致長者個案較多,再加上去年底接種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今年已經下降,無法抵御目前的病毒。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今年底接種流感疫苗者“不用心急太早打針”,尤其是長者,較合適的時機是11至12月,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免疫效果在明年夏季流感減弱。
死亡率與近年相若
不可直接與沙士比較
香港流感爆發以后,內地媒體、社交軟件上廣傳消息指:今夏流感死亡人數超越2003年SARS,直指“最近去香港的人要當心”。網友也紛紛留言,對香港疫情感到擔心,“天哪!月末還要去呢!這么嚴重了嗎已經?”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解釋,死亡數字不可直接與非典時期比較,需同時參考整體染病人數。實際上,今季流感的死亡率2.1%并不算高,這個數字與近幾年其他冬季及夏季流感高峰期相差無幾,“不等于病毒變強”。他稱,因嚴重流感死亡的主要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他們容易出現肺炎、呼吸衰竭及細菌感染等并發癥。
翻查資料:當年SARS疫情嚴重,香港有1755人染病,當中299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7%。反觀今年夏季流感,截至上周四(3日)逾1.4萬人入院求診,他們病情不一,當中450人需要入住治療部,其中306人死亡,死亡率2.1%。
深圳病例急劇增多
連發3周流感最高級預警
其實,不僅是香港,近日深圳全市流感病例也急劇增多,流感流行強度極高。目前,深圳已連續第三個星期發出最高級(I級,極易發生)的流感指數預警。據統計,自6月以來,超過2000宗流感個案在各口岸被檢出,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其中,7月1日-26日檢出流感病例1222宗,增加了約5成。政府呼吁市民注意防范,發現有流感跡象就要立即就醫。
▲近日深圳各大醫院也人滿為患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表示,今年廣東省流感的優勢毒株為甲型H3N2流感病毒,占流感暴發疫情的75%,“其他還有甲型H1N1流感,乙型流感,可能交錯出現,但以甲型H3N2最高發。流行高峰期也較去年推后”。
宋鐵表示,隨著流感樣病例就診比例逐漸回落以及暑假的到來,預計廣東學校暴發疫情會明顯減少。但暑期夏令營及集中培訓機構仍然存在聚集性流感發生的風險。此外,9月開學以后學生重新聚集,學校、托幼機構會有發生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聚集性疫情的風險。
夏季流感4類易中招人士需警惕
1. 年幼者(尤其是2歲及以下的嬰幼兒);
2. 老年人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群;
3. 有嚴重疾病患者。
4.孕婦及計劃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婦女。這個群體也是患流感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的高危人群。孕婦要提防流感,而擬孕者則最好在孕前3個月接種流感疫苗,疫苗不會影響受孕懷胎,但流感病毒卻可傷害到胎兒。
預防流感從這些細節開始
其實,流感并不可怕,如果大家都能注意以下幾個生活小細節,那么病毒就會離我們遠遠的!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該立即洗手。
2.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感染他人。
3.流感家屬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給他人。
4.在流感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5.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