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7

張浚生這樣話香港與港人:勿迷戀昔日相對優勢,2047中央定會有個態度……

2017-06-14
来源:香港下午茶

  見證香港回歸歷程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中聯辦前身)副社長張浚生最近接受港媒訪問時指出,香港回歸20年來,“一國兩制”獲得了巨大成功,但今后須正確引導年輕人及盡快為《基本法》23條立法。他認為,香港的優勢仍在,香港人的質素仍高,但是,“香港人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同時也不要迷戀過去的相對優勢;既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1985年,張浚生獲派前來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處理香港回歸工作長達13年,直至回歸翌年(1998年)才功成身退。因此,他對“一國兩制”的初衷深有體會。近日,他于杭州接受明報專訪時直言:“一國兩制”的初衷就是要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而“五十年不變”的安排與中國爭取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一致。他還引述已故領導人鄧小平1988年的講話稱,“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之后是不需要變”。

  談“愛國愛港”

  港人就是中國的香港人!

  現年81歲的張浚生說,20年來,中央關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香港也保持了繁榮穩定,肯定比回歸以前進步。

  1997年香港回歸時,江主席向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贈送親手題寫的“香港明天更好”書法卷軸。張浚生認為這句話“當然管用,未來幾十年肯定管用”。

  極少數人搞“港獨”成不了氣候

  張浚生深信香港絕大多數人是愛國愛港的,“極少數人”搞港獨成不了氣候,但必須解決“如何愛國?如何愛港?”的問題,因香港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令港人疏離自己的國家,部分人對祖國的觀念趨于淡薄。

  張浚生強調:“香港回歸以后,不管什么人,都得解決一個問題:我是什么人?香港是什么地方?”

  他說,“我跟香港一些年輕人接觸過,我問他是什么人,他說‘我是香港人’;對的,你是香港人,就像我是福建人,但我講我是福建人不是說我不是中國人。香港有些人會說我是香港人,有人會說我是中國的香港人,但是有些人不會這樣說。還有是要認識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有港青自己也不清楚為何“占中”

  2015年2月,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邀請張浚生演講,事后他出席院長安排的晚宴,同場亦邀請了數名新亞書院學生會骨干成員。張浚生憶述:“我問他們有沒有參加(2014年發生的)‘占中’,他們說當然去,我問‘你們搞了79天,有什么意思嘛?’他們說‘我們后來也不知怎樣下臺’,為什么要‘占’,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張浚生認為,“如果有錯誤的認識,就會有錯誤的行動。年輕人受到錯誤引導去‘占中’。那么多同學參加這個活動,就是受了錯誤的引導。”

  論“23條立法”

  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

  張浚生說,“香港有些人對唱國歌、升國旗也反對。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在這個地方升國旗、唱國歌有什么錯?都要反對、說成洗腦?”

  一定要把香港年輕人引導好

  他續說,“我覺得香港將來有兩個問題要解決:第一是必須把教育搞好,把年輕人引導好;要使年輕人認識國家的歷史和現狀。第二,把法律制度建設起來,特別是基本法23條立法,為什么立不起來?就是因為反對派反對。23條立法是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

  至于新一屆政府應否為23條立法,他認為新政府需審時度勢,怎樣做和什么時候做,要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處理。

  香港優勢很多并非一下子可取代

  近年,一些內地官員指香港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由回歸時的16%,跌至近年約3%,認為香港對國家經濟的貢獻不斷下降。張浚生強調,不應以占全國產值的比例衡量香港的貢獻,“內地和香港共同發展,香港在不斷前進。整個內地那么大的體量,香港是小塊地方嘛,只能說我自己發展了多少,不要用占了多少分量來說我發展了沒有”。

  張浚生強調,香港擁有很多優勢,“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比較完善,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方,不是內地其他城市能一下子取代的。另一方面,香港長期的國際交往暢通,香港居民的素質比內地要高”。

  “香港人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同時不要迷戀過去的相對優勢;既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他說。

  講“50年不變”

  2047,到時候中央肯定有個態度

  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將“保持50年不變”,2047年以后的安排近年逐漸受到關注。

  張浚生認為,關于2047年前后的技術問題如按揭、地契等不難處理,不涉及大原則或修改基本法等問題,中央適當時候“肯定有個態度”,中央一定會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國家不會丟掉香港,香港是自己的孩子”。

  國家不會丟掉“自己的孩子”

  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2013年曾表示,“今后15至20年內,有必要討論并解決香港2047年后的未來”,并認為2047年以后的安排于2030年代初必須獲得解決。

  2015年12月,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認為,2047年后的前途問題需要作出及時的決定,否則可能重演30年前本地和國際商業機構撤離的情況。

  對于上述,張浚生表示,2047年前后的技術問題如按揭、地契等,這些問題都好處理,“香港與內地都屬于一個國家……到時候中央肯定有個態度的”。他還認為,已故領導人鄧小平說過“五十年不變”是一個形象的講法,“前50年是不能變,50年之后是不需要變”。

  張浚生認為,按揭、地契等問題都是技術問題,“很好解決,不需要那么緊張,時間沒到”,通過內部先溝通討論總能解決。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涉及修改基本法,不用過慮。

  說“九七回歸”

  交接儀式英方促中方勿提侵略

  張浚生還透露,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前夕,英方曾向中方要求,希望在政權交接儀式上,中國領導人不要提及當年英國侵略中國、霸占香港的歷史,以免出席儀式的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尷尬。

  1997年5月,中國政府成立“香港回歸接收儀式及慶祝活動籌委會”,張浚生擔任其中一名副主任。他說,當時英方向中方提出上述要求后,中方沒有答應,后來中方為了照顧英方的感情,并沒有在1997年7月1日凌晨舉行的政權移交儀式上歷數英國19世紀侵華并在香港實行了百多年殖民統治的歷史,“沒有啊!沒當臉罵人家,他(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站在那邊,你把他罵一頓?”

  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江主席僅提到“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張浚生還憶述,英方官員離開儀式會場后,江主席在7月1日舉行的特區成立慶典上致辭,提及香港當年被英國侵占“國恥”。當時,江主席這樣說:“19世紀中葉,英國兩次發動鴉片戰爭……從而侵占了整個香港地區……中國人民從來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從來沒有忘記香港被侵占的這一國恥……”。

  人物簡介

  最精華歲月“給了香港”

  張浚生,1936年7月生,福建長汀人,浙江大學機械系光學機械儀器專業畢業,教授。

  1958至1983年,他均在原浙江大學度過,官至校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調任杭州市委副書記兼秘書長,市經濟開發公司董事長,市委政法委書記。

  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87年至1998年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1998年3月任四校合并領導小組副組長,新浙大籌建小組組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浙江省政府特邀顧問。

  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草簽后,為保證香港政權平穩過渡,需要有年富力強、文化素質高的領導干部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中央組織部指定調張浚生來香港工作,這一干就是13年。

  到港后,張浚生先后擔任香港分社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副社長,還兼任分社新聞發言人,主管新聞、出版、科技文化、教育、體育、外事等工作。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忙的日子”。重于泰山的責任感加上他的機智與豁達,使他在香港各界中擁有極好的口碑。

  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政改方案,中方批評方案“三違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及中英雙方過去達成的協議),張浚生當時經常隔空與彭定康唇槍舌劍,他曾狠批彭定康“既要當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指彭定康既提出“三違反”方案,又口口聲聲說要維持中英關系良好。

  張浚生說,他來香港工作時48歲,把人生中最精華的年齡段給了香港,“香港回歸也是我的事業”。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