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吸引你的,可能是用腳趾彈奏圓號的「奇觀」;沒想到真正打動你的,卻是他那直抵人心的演奏。這正是菲力斯.克立澤(Felix Klieser)的魔力。讀者將有機會親身感受這位無臂演奏家的音樂魅力,4月7日晚上8時,他將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攜手香港城市室樂團(CCOHK)舉辦「菲力斯.克立澤與香港城市室樂團」音樂會,演奏莫扎特與史特勞斯的圓號協奏曲。
菲力斯憑藉堅毅與天賦,突破身體界限,以腳趾代手指操控樂器奏出驚人樂章,並成為世界級圓號演奏家。菲力斯曾在英國《泰晤士報》的訪問中提到,自己3歲時對父母說想學圓號,儘管當時他既沒看過,也沒聽過這種樂器,家裏也沒有人接觸過樂器演奏。這樣神秘的起點,開啟了他與圓號之間難解的緣分。隨後他以少年生身份入讀漢諾威音樂戲劇媒體大學。2014年獲ECHO古典音樂獎的「年度青年藝術家」稱號,同年出版自傳《註腳:一位沒有手臂的圓號演奏家征服世界》。在世人眼中,菲力斯的音樂之路是一場「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傳奇。許多人認為,用腳演奏圓號無疑增加了技術難度,但對菲力斯來說,他從未用手演奏過樂器,反倒難以想像用手指演奏的感覺。與眾不同的演奏方式,對他而言只是與樂器互動的常態;真正打動人心的,是他對樂曲的深刻理解與充滿個人風格的詮釋,這正是他能與世界多個頂尖樂團合作,並獲國際觀眾與樂壇肯定的原因。
菲力斯被《泰晤士報》譽為「音樂會上最鼓舞人心的人物之一」。
菲力斯現為明斯特音樂學院圓號教授,亦以獨奏家身份與多個樂團合作演出,包括皇家愛樂樂團、皇家蘇格蘭國家管弦樂團等。他並曾於瑞士格施塔德的曼奴軒音樂節獨奏、在拉韋納音樂節與傳奇指揮家穆迪同台演出,以及在英國BBC逍遙音樂會與伯恩茅斯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近年,菲力斯並首演了瑞典作曲家馬丁森為他度身打造的作品《音景》。
是次音樂會將由香港城市室樂團首席指揮瓦安.馬狄洛辛執棒,演繹兩首交響作品:巴特沃思的《綠柳河畔》及聖桑的《第二號交響曲》。前者用詩意譜寫英國鄉村圖景,後者則為較少上演的法國交響名曲。音樂會門票現已在城市售票網發售。(記者:孔雀兒 圖片:香港城市室樂團 / Maike Helbig Kopie)
「菲力斯.克立澤與香港城市室樂團」音樂會的演奏曲目包括莫扎特《第四號圓號協奏曲》,K.495、巴特沃思《綠柳河畔》;史特勞斯《第一號圓號協奏曲》,作品11,以及聖桑《第二號交響曲》。
音樂會詳情
日期:4月7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門票:HK$500、HK$350、HK$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