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河、國元證券、財達證券、興業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最新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碳市場准入復函。根據覆函,上述券商自營業務可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目前,擁有碳排放權交易資格的券商總數已達16家。
碳排放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助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碳配額的價格作為激勵方式,鼓勵企業更多減排,並將富餘的碳配額出售獲得經濟激勵。對於券商而言,碳排放權交易指的是其作為交易對手方,向市場提供國內外碳排放權品種現貨的雙向交易報價。
上述券商均表示,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復函要求,以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進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目標,合規、審慎開展業務,並將相關業務納入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此前,國泰君安和中信證券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獲得碳排放權交易准入資格。去年2月,華泰證券、東方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券商也公告稱,收到了證監會的關於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無異議函。
今年初,上海環交所正式推出上海碳市場回購交易業務。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華寶證券、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上海迪賽諾化學製藥有限公司、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等10家會員機構及企業於首批次達成7筆碳回購業務。
11月初,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發布《借碳交易業務細則》後的首批借碳交易業務,參與方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東方證券等券商。11月末,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線上抵質押融資業務啟動,首家碳資產處置交易合作方為國泰君安。
今年9月,生態環境部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方案》明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的直接排放將被納入管控,新增重點排放單位約1500家,覆蓋排放量新增加約30億噸,使用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則暫不納入管控。
對於券商參與碳排放交易,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碳交易由於場內流動性有限,大額交易需要在場外尋找並對接客戶。券商通過碳配額回購交易業務可以幫助企業拓寬低碳融資渠道。在碳交易過程中,券商既可以扮演投資者角色,也可以直接參與碳市場,通過買賣碳配額獲得收益。此外,券商還可以扮演經紀人的角色,協助買方和賣方完成交易。」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至今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1.84萬噸,成交額176.83億元;截至12月24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6.26萬噸,累計成交額426.02億元。(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