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票型ETF快速擴容,債券型基金規模也不斷增長,創下歷史新高。不久前,8家公募上報了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這是全新品種。相較海外市場,業內認為債券ETF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20隻債券型ETF基金合計獲得619.42億元的資金淨流入,同比增長近4.73倍,區間平均漲跌幅為5.865%。而去年同期,18隻債券型ETF共獲得108.15億元的資金淨流入,區間平均漲跌幅只有2.66%。
截至目前,全市場20隻債券型ETF合計規模為1519.27億元,較去年末增加了89.52%。根據資料,我國首隻債券型ETF誕生於2013年;今年5月中下旬,債券型ETF總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6個多月後,其總規模首次突破1500億元。目前規模暫居第一的是博時可轉債ETF,規模為308.82億元;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規模均超過200億元,分別為294.61億元與282.09億元;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平安中高等級公司債利差因子ETF規模均超過百億。
另外,我國債券ETF還出現了全新品種:日前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廣發基金集體上報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集體上報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前者跟蹤的是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後者跟蹤的是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此外,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上報的上證30年期國債ETF,博時基金與南方基金上報的上證超長期國債ETF,工銀瑞信基金上報的中證30年期國債ETF,易方達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ETF等產品已獲得受理。
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指出,近年來我國債券ETF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由於債市「資產荒」的出現,利率中樞下行,機構一致性增強,債券ETF逐漸成為投資者配置組合的重要工具。目前綜合類、超長信用債等信用品種、5Y以下國債以及政策鼓勵的綠色等主題品種市場仍有空缺,可重點關注後續發行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唐元懋表示,在資本新規帶動下,今年被動債基規模迎來快速增長。與股票型ETF持有人結構中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不同,儘管交易與配置存在便利性,但債券ETF目前仍由機構投資者佔主導。從久期分布來看,國債ETF所跟蹤的指數大部分以長端為主,久期普遍在4年以上;而短融ETF、公司債ETF、城投債ETF這三隻信用類ETF則提供了不同類型與信用分布下整體偏短端的配置機會。在主動債基超額空間壓縮下,債券ETF的成本優勢價值逐步凸顯。(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