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創新打造香山文化IP 建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

創新打造香山文化IP 建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6-28 19:43:46 來源:​南方日報

6月30日深中通道將建成通車。當天晚上,深中通道西岸的登陸點馬鞍島上,一場「致敬深中通道建設者」金色大地音樂會將在伶仃洋畔唱響。

一橋飛架,不僅縮短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距離,也打開了中山面向大灣區的更多文旅窗口:正在活化更新的香山古城片區、燃爆鄉村的金色大地音樂會和村「BA」、以文化為紐帶的「香山古韻」「岐水流芳」旅遊示範帶……一個個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新香山文化IP,在中山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近年來,中山市紮實貫徹落實廣東省推進文化強省大會部署要求,濃墨重彩書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推動「以文惠民」向「以文興城」躍升。

古城煥發新生

6月下旬,位於中山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片區的從善坊改造工程進入尾聲。

從善坊是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區頗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風格建築群,擁有140多棟僑房,地處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孫文西路步行街範圍。經10年謀劃論證、7輪方案設計修改,2023年3月,從善坊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動工。

「如果說孫文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一位『大家閨秀』,那麼從善坊就如同『小家碧玉』,我們在這裏形成的經驗,將有助於整個香山古城建設。」中山市石岐街道香山古城保護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說。

如今,中山正循序漸進啟動香山古城改造工程,在處理好香山古城保護和發展關係的同時,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建設,按照小單元、漸進式、微改造的模式,以繡花功夫,久久為功,打造精品歷史文化街區。

中山城市原點——香山古城片區的故事遠不止如此。

6月10日端午節當天,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山)龍舟邀請賽在東明橋與康華橋之間的岐江河水域範圍(中山市龍舟文化公園)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37支龍舟隊伍齊聚一堂,圍繞多個項目展開競逐。6月8日至6月9日,還舉行了龍舟賽預熱表演賽。

這場比賽給石岐街道帶來了滿滿的人氣,數據顯示,端午節假期三天,石岐街道六大商圈和孫文西路步行街總客流量87.1萬人次,現場觀賽超20萬人次,僅端午當天網絡直播觀看賽事人數即超1300萬人次,端午假期共拉動消費金額超4000萬元,同比增長17%。

鄉村游成新亮點

既有歷史,也有「新潮」。7月初,迎接「深中通道」通車中山市籃球邀請賽將在沙溪打響。作為火爆廣東乃至全國的「村BA」冠軍誕生地,沙溪籃球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鄉村文旅熱點。

2023年,首屆全國「村BA」在貴州省台盤村舉辦,中山市沙溪鎮籃球隊奪得總冠軍。一時間,「BA」在中山熱起來了:市級「村BA」開打,「廠BA」也來了,熱度一路高攀,甚至引發了全國各地、各行業來中山切磋球技的熱潮。

一場球賽,引發現象級的系列民間賽事,中山「BA」,「火爆」了,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民間賽事獲得了更充足的官方支持。

2023年底,「豐富市民體育生活」被列進202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備選項目,其內容涉及新建、改造一批籃球場,舉辦「村BA」「廠BA」等大型體育賽事。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陳威介紹,中山在2024年將繼續新建籃球場:「每個鎮街至少要有一個帶看台的球場,方便舉辦高水平的賽事,而且要提高球場建設標準,比如把水泥球場換成硅PU的,讓群眾能更舒適地打球。」

中山《關於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強鎮興村的行動方案》指出,要持續開展「稻田音樂會」「村晚」等特色活動,推廣「村BA」「村超」、全民健身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創新豐富鄉村旅遊產品,推動文化藝術和鄉村田園風光相融合。

「村BA」出圈了,金色大地演唱會也火了。結合自然風光和文旅資源,2023年8月以來,中山市已經舉辦70餘場次公益性質的金色大地音樂會,在鄉村田野、水岸綠地等場所搭建市民共樂舞台,繪就一幅獨具特色的「百千萬工程」實景圖。

數據顯示,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中山市金色大地音樂會系列活動線上線下累計吸引超800萬人次觀看。一場場「百千萬工程」的大地飛歌飛進了千家萬戶,讓群眾享受視聽盛宴,在當中找到文化認同感和精神歸屬感。

推動農文旅融合,中山還高品質打造「香山古韻」「岐水流芳」兩大鄉村振興示範帶。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表示,要結合五桂山這塊瑰寶,打造環五桂山「香山古韻」以及「岐水流芳」兩大鄉村振興示範帶,把岐澳古道、香山古城等項目規劃建設好,充分展現中山厚重的歷史文化。

如今,一條條遊客可漫遊的鄉村精品路線、帶動鄉村產業串珠成鏈的經濟路線在中山逐步形成,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升級。

文化惠民催生新IP

6月15日至16日,新編歷史題材粵劇《張九齡》在中山市文化藝術中心連續上演兩場,這是中山廣播電視台香山文化頻道2024年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之一。

張九齡被譽為「嶺南第一人」。粵劇《張九齡》生動再現了南粵先賢、唐朝名相張九齡開闢梅關古道,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傳奇。國家一級演員、劇中張九齡扮演者文汝清認為,張九齡開的並不只是一座物質之山,更矗立起了精神之山、人文之山。

這場演出獲得了中山市民一致好評。「劇情好、演員唱得好、舞台布景也好,故事主題很宏大,很感人,希望中山能有越來越多這樣高水準的文藝演出。」15日晚,中山市民張曉媛觀影后表示。

文化成果的紛至遝來、公共文化設施的普及、惠民文化活動的豐富,讓中山市民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比如,近兩年來開進中山大街小巷的「新晉網紅」——香山書房,就成為全民閱讀的新空間。如今,中山香山書房總量已經達到107家,人們可以在社區、校園、商圈、公園、景點等地與風格各異的香山書房不期而遇,在這裏領略閱讀的魅力,感受中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氣息,成為中山「文化興城」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今年1至6月,中山全市香山書房人流量超140萬人次,相比2023年同比增長15%。

(記者 苑世敏 羅麗娟 通訊員 鄭龍駿)

責任編輯:呂馨 創新打造香山文化IP 建大灣區人文地標城市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