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何以濟寧」系列③營商環境篇:向優而行 近悅遠來

「何以濟寧」系列③營商環境篇:向優而行 近悅遠來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6-27 10:02: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五湖四海,皆兄弟也」……

    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熱情好客一直是濟寧生動的標籤。客人來,屣履出迎,待客則無微不至,賓至如歸的感覺令遠方的客人慕名而來,令近處的賓朋親近喜悅,即《論語》所說,「近者悅,遠者來」。

    投射到商業領域,濟寧的這份待客之道有一個專有名詞——「營商環境」。千百年來,濟寧人的熱情沒有絲毫遞減,而且愈發熱誠。近年來,濟寧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始終堅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營商環境」,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營商環境。

图片2.png

    從營商到「贏商」的轉變

    近日,中停聯靜態交通裝備(山東)有限公司落地濟寧太白湖新區,主營特種設備製造、充電控制設備租賃、集中式快速充電站等業務。「公司現已進入正常發展的軌道,相關場地也正在建設中。」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何興祥談起太白湖新區的政務服務直豎大拇指,「公司所在行業屬新型領域,核名中發現在現有行業領域中並無備註,十分棘手。而我又着急回廣東,時間緊迫。」

    太白湖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企業開辦科科長葛勇了解情況後,立即指派企業開辦科專員隨方超與何興祥進行一對一溝通,提供幫辦代辦服務,並協調全科資源,帶領全科工作人員在當天早上7點半就到達單位,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經過與市局、省局的多次協調,行業領域中新增設了『靜態交通裝備』這一行業,可謂是為企業的量身打造。按正常流程,該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審批,但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僅用一個上午,企業不僅完成了註冊,還收到了企業印章。」隋方超自豪地說。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為經營主體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服務,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這也正是濟寧持之以恒、為之努力的生動實踐。

    從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壓縮法定審批時限70%,到突破市域內區縣間限制,實現「一張營業執照、多個經營地址」,到創新推行「π型審批師」,為企業量身定製,提供全生命周期「一對一」服務,再到首創「電子營業執照+移動入網」融合應用新模式及「無證明城市」建設,一系列有力舉措有效營造寬鬆便利的市場准入環境、降低經營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市場主體節省了辦事時間及成本。尤其,2023年4月濟寧出台營商環境領域首部法規——《濟寧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打造政策環境。

    得益於招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與多方面共同努力,2023年濟寧市營商更「贏商」,項目招引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市新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項目613個。2月26日,濟寧市舉行春季全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山東華付AI(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作為市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將建設濟寧智算中心、華付AI解決方案中心、華付AI設備生產中心三大板塊。深圳華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歡表示,當地的優異的營商環境令他印象深刻。「企業註冊、開工等相關手續辦理,都是審批局上門服務,我們都沒怎麼跑,省力省心。」

图片3.png

    一切從企業訴求出發

    濟寧是工業大市、製造業大市,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較好,擁有國民經濟工業大類41個行業中的38個。在這些製造業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無疑是推動企業迅速發展、實現「超車」的關鍵變量。為推進更多創新資源向濟寧市聚集,加快實現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濟寧打造「企業研發需求圖譜」搜集本地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技術難題,「全國技術成果分布圖譜」彙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藉此推動企業與高校間的「聯姻」互贏。

    通佳機械公司成功對接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的科研團隊,建設高壓IV型儲氫瓶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生產研發基地;天河科技與山東科技大學成功對接,在礦山環境設備監測與事故災害預警關鍵技術方面開展研究與應用;經典重工牽手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等3家科研機構,攻克「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綠色智能建造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這一關鍵項目……

    對一個產品或企業來說,市場瞬息萬變,往往時間就是效益,更是成本,拖不起、慢不得。兩張圖譜就像一份航海指南,助力企業在茫茫商海航行時,迅速找到方向。從企業需求出發,發揮資源整合能力,以服務為階石,鋪就企業攀高向新之路,這或許就是企業最期待的營商環境。

    過去一年,濟寧市收集發布需求1000餘項、成果2000餘項,全市合作院校也已超過300家,554家攀登企業與「中字頭」「國字號」大院大所建立合作關係,實現企業與院校的「雙向奔赴」。

1719450565711.png

    另一方面,為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濟寧市創新打造「惠企通」服務平台,通過政策整合、數據挖掘、企業畫像,推動政策與企業智能匹配,讓政策「一鍵匹配」、企業「免申即享」。「通過惠企通服務平台匹配的政策,我們成功申請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獲省市補貼32萬元,還了解並申報了濟寧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由於單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還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及研發費用補助政策。」濟寧環聚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紅洋介紹,通過登陸惠企通服務平台,可及時了解申報政策,節省大量的查找政策的時間,政策獎勵、申報條件都一目了然,還有政策分析報告,也可以下載查看,真正實現了政策精準匹配,助力企業發展。

    瞄準企業開辦、經營等各個環境,濟寧市持續做優全生命周期服務,不斷強化資金、創新、人才等要素保障,不斷提高各類資源配置效率。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其他竅門,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的角度,做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持續提供暖心、貼心服務,才能讓人賓至如歸、客如雲來。近年來濟寧做到了,也將持續去做 商「軟環境」正逐漸成為濟寧發展的「金名片」。

責任編輯:林梓琦 「何以濟寧」系列③營商環境篇:向優而行 近悅遠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