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學研集】歐盟樹起貿易壁壘終將自吃苦果

【學研集】歐盟樹起貿易壁壘終將自吃苦果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6-27 09:18:0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歐盟委員會宣布,初步調查認為中國純電動車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補貼,對歐盟純電動車生產商構成經濟損害的威脅,7月4日起對進口中國製電動車徵收最高38.1%的臨時關稅。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特別是當涉及到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激烈的汽車產業時,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歐盟的錯誤做法最終只會自吃苦果。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多年來歐洲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穩定的增長環境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為歐洲汽車製造商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從寶馬集團2023年的財報來看,其在全球前三大銷量市場分別依次為中國、美國、德國,這三大市場在2023財年的銷量分別為82.4萬輛、39.5萬輛以及28.1萬輛。2023財年寶馬集團全年營收達到了1554.98億歐元,同比增長9%;息稅前利潤攀升至184.82億歐元,同比增長32.0%。中國市場明顯是歐洲汽車企業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除此之外,歐洲車企在中國設立工廠、研發中心,利用中國的資源和人才優勢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如今,歐洲政客卻因為「技不如人」而要「過橋抽板」,通過加稅來保護本國產業。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損害了公平的競爭環境。

    從歷史角度看,貿易保護主義並非解決問題的良策。它往往會阻礙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導致國內企業過度依賴政府保護而失去創新動力。長遠來看,這樣的政策會削弱歐洲車企的國際競爭力,使其在全球市場上逐漸失去優勢地位。相反,開放的市場環境和公平的競爭機制才是推動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削弱歐洲車企國際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一直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推手之一。特朗普時期對歐洲鋼鐵徵收關稅的舉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今,歐盟效仿美國,對中國電動車樹起貿易壁壘,無疑是重蹈覆轍。這不僅會對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也會阻礙歐盟自身的能源轉型進程。貿易保護主義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壓力,唯有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品質才是制勝之道。無論是歐洲的汽車製造商還是其他行業的公司,都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上,而不是寄希望於外部的保護措施。

    對於歐盟來說,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中國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如果歐盟能夠與中國在這些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無疑將為雙方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總而言之,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徵稅的想法是短視且不明智的,不僅會損害中歐之間的經貿關係,還會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產生負面影響。在面對全球化和市場化的挑戰時,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問題,而不是盲目跟風或聽命於短期的政治壓力。歐盟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之一,理應在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加強合作和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才能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頂圖:歐盟委員會6月12日發表聲明,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6月6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輛電動汽車在歐盟委員會附近一充電站充電。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學研集】歐盟樹起貿易壁壘終將自吃苦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