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展覽】嶺大舉辦文化藝術展 探索香港城市風貌

【展覽】嶺大舉辦文化藝術展 探索香港城市風貌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6-24 19:45:4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為了讓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香港的城市風貌,嶺南大學(嶺大)於即日起至6月30日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由三個主題「城事」、「拆牌道字」及「文化交融實驗室」組成的文化藝術展覽,展出18位活躍於香港及內地的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由嶺大數碼藝術及創意產業系策展與藝術史文學碩士課程14位學生所組成的團隊共同策劃,透過錄像、繪畫、裝置藝術等多種媒介,多角度展示香港城市景觀的策展研究成果,藝術家會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展現對香港城市文化的演繹,帶領觀眾深層次探討香港街景的視覺文化。

香港資深通渠匠嚴照棠的經典作品《渠王在大南街》。

   「城事」、「拆牌道字」及「文化交融實驗室」三個主題展出逾十八件作品。其中,主題展覽「拆牌道字」重點在揭示考現學(一種日常觀察方法)下,探討招牌字體如何在不斷的演變下,成為香港街頭文化的精髓和香港風格美的象徵。


香港藝術家慧惠的作品《信興酒樓》。

   展品當中,最為香港人熟知的莫過於「拆牌道字」展覽中通渠匠嚴照棠的經典招牌字體作品《渠王在大南街》,他將招牌字體融入自身的藝術實踐,超越了其實用性,成為香港街頭藝術的標誌性符號。香港藝術家慧惠的作品《信興酒樓》則以插畫的形式記錄及捕捉香港招牌街景轉眼即逝的瞬間,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欣賞招牌,邀請觀眾重新觀察及發現周遭的招牌街景。

 

   「城事」主題部分以城市敘事為主題,通過不同媒介捕捉香港的城市景觀,並把藝術作品中的符號和故事等表達作為藝術家回應香港當前和未來狀態的寓言。澳洲藝術家Merryn Trevethan的藝術裝置作品《Frequently Lost》以螢光色的高層建築亞克力雕塑展示了城市的多面性,而二人組合藝術家左沁悅和鄭樂怡的錄像作品《B¡n \o-o/ c|e》則邀請觀眾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當代城市的景象。「文化交融實驗室(C-Lab)」則透過展出與文化交融相關的藝術作品,從藝術家的實踐背後探討香港的文化混雜現象。

展覽透過當代藝術的視角,帶領觀眾深層次探討香港街景的視覺文化。

   嶺南大學數碼藝術與創意產業系助理教授及策展與藝術史文學碩士課程主任何翠芬表示:「這三個展覽雖然各自探索不同的主題,但它們共同展示了香港這個充滿文化活力的城市的多元性。觀眾不僅能欣賞到藝術家對香港城市面貌的生動描繪,還能透過作品探討它們在城市和文化中的意義。」(記者:Katherine)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 (石硤尾白田街30號)

開放時間:中午12:00至下午7:00

門票:免費入場

 


責任編輯:副刊 【展覽】嶺大舉辦文化藝術展 探索香港城市風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