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總規模是7000人  新增「智能海洋裝備」等5個專業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總規模是7000人 新增「智能海洋裝備」等5個專業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06-24 16:49:1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在五山校區舉辦校園開放日,接受考生及家長諮詢,同時開展宣講、填報志願指引等服務。記者從開放日上獲悉,2024年,該校本科招生總規模是7000人。其中,在廣東省計劃招生3500餘人。另外,華南理工大學今年新增「智能海洋裝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低碳與智慧能源試驗班)」 「統計學」「工業工程」等5個專業招生,升級交通運輸類專業為「工科試驗班(智能交通與運輸)」。

普通類招生分為5個專業組

作為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一所教育部直屬、國家「雙—流」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在普通類招生按照選考科目的不同分為5個專業組,分別是歷史不限的201、物理+化學的202、203、204、物理不限的205組,其中,202組含計算機全英創新班、計算機拔尖班、計算機類三個專業,對計算機類情有獨鍾的優秀學生可以報考,不用擔心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而該校招生專業(類)包括19個專業類,31個專業,22個教學改革班。其中19個專業類由同一學院內相近專業組成專業類,前期實施專業類培養,打牢基礎拓寬口徑,後期進行專業分流,學生專業興趣明確,匹配度高。

此外,華南理工大學開設2個拔尖基地班、3個強基計劃班、10個本研創新班、5個卓越班,其中拔尖基地班、強基計劃班和創新班實行「3+1+X」(「X」碩士生為2或3年,博士生為4或5年)本研銜接培養模式,保研比例80%左右,卓越班保研比例50%左右,致力培養引領未來的拔尖人才。

微信圖片_20240624165008_副本.jpg

國際化學習成長平台  250+國際交流項目

華南理工大學已構建了完善的全球合作網絡,與200+全球知名高校建立夥伴關係,合作推出250+海外學習項目,每年派出1000多名本科生參加聯合培養、學期訪學、寒暑期研修、聯合工作坊、海外實習等國際交流項目。

依托教育部首批「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建立國際組織人才輸送「蓄水池」。在環境工程、軟件工程等專業組建「3+2」中澳班,在信息工程專業設立「3+2」中法菁英班,推進優勢專業的成建制國際化人才培養。與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比利時魯汶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美國阿克倫大學等歐美核心夥伴「本-碩-博」貫通培養。與新加坡、新西蘭互設國際聯合創新中心,致力聯合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推動高水平成果在地轉化。

學校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優勢,持續推進雙向國際化,有組織開展各類來華留學項目。與歐洲一流高校、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大學等開展來華攻讀學位及短期研修(實習)項目,與慕尼黑工大、都靈理工大學、南特大學等開展學期制來華留學項目,多形式接收高質量留學生來華交流學習。

微信圖片_20240624165018_副本.jpg

就業質量高 2023超七成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

華南理工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和「新能源汽車界黃埔軍校」,2023屆畢業生總體畢業去向落實率98.35%,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實現了高畢業去向落實率、高就業質量和高就業滿意度。

其中,參與就業的畢業生34%以上進入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工作;選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約50%,赴國(境)外留學的畢業生73%以上進入QS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 

2023屆畢業生就業流向城市集中於廣州市(35.39%)和深圳市(23.47%),超過七成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記者黃裕勇)

責任編輯:徐樂釗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總規模是7000人  新增「智能海洋裝備」等5個專業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