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無問西東 「橋」見未來 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中心前海·寶安調研行啟動

無問西東 「橋」見未來 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中心前海·寶安調研行啟動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6-21 00:13:0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無問西東 「橋」見未來 灣區融合 媒體先行

    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中心前海·寶安調研行啟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當下,大灣區建設正深入推進,前海規劃在加速落地落實,深中通道即將迎來通車的歷史性時刻。為加大深中通道的宣傳報道力度,展現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美好前景,6月19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委網信辦指導,寶安區委宣傳部主辦,寶安區融媒體中心、深圳西部新傳媒承辦的「無問西東 『橋』見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中心前海·寶安調研行」活動在深圳寶安啟動。6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和大灣區城市融媒體中心百餘名記者以「橋」為媒,走進深圳前海、寶安,探訪重要城市地標、重大合作平台和重點企業,以「集中採訪+專題研討+展示交流」的形式開展為期3天的調研採訪活動,探尋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密碼,共話大灣區融合發展大計。

14.jpg

    大灣區 大聯通 大未來 百餘名記者集中採訪感受灣區魅力

    走進深圳前海、寶安 探尋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密碼

    在三天的時間裏,大灣區媒體記者行程滿滿,他們通過實地參觀採訪,感受到了深圳前海、寶安的獨特魅力。

    20日上午,媒體記者首先走進前海,了解「前海模式」,感受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在推進深港融合、賦能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前海展示廳是了解前海「前世今生」的最佳地。展廳內全面展示了前海十年來的優異成果,記錄了前海深港合作區從2010年的初期灘涂,經過13年的開發建設,到如今現代化、國際化濱海新城的華麗轉身。媒體記者在沙盤展示區直觀感受前海這幅「最美最好的圖畫」滄桑巨變的過程,驚嘆前海的高質量快速發展。矗立在前灣片區桂灣河畔的「前海石」,是前海最具代表性的標誌物,是前海精神的重要象徵。公園正中間的前海石,遠遠望去造型獨特如「揚帆啟航」,象徵着「改革開放再出發」。步入前海石公園大氣舒朗的綠坪間,海風習習,一棵棵棕櫚樹在奼紫嫣紅的花叢中挺拔生長,站在前海石旁眺望四周,前海的發展盡收眼底。媒體記者們漫步於公園其中,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遠眺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共同感受着深圳經濟特區的現代化氣息。

15.jpg

    登上亞太星通38樓俯瞰前海、寶安中心區,這裏高樓林立、建設場景如火如荼,濱海風光一覽無遺。在亞太星通,媒體記者們領略了「深圳星」獨有的魅力。該企業是依托寶安發達的電子信息業和深厚的製造業基礎和空天技術產業,培育出來的行業龍頭企業。亞太星通首發星亞太6D衛星(又稱「深圳星」)是世界上首顆為移動載體衛星通信定製的高通量衛星,也是我國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覆蓋最廣、信號最強的Ku/Ka頻段的民商用通信衛星。如今亞太星通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創新能力領先的衛星運營企業。在這裏,記者們深深感受到寶安空天技術產業作為深圳重點發展的八大未來產業之一的強大基礎和實力,更為寶安區全力打造的「5+1」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產業集群之一充滿期待。

    寶安區城市規劃展覽館是一座集展示、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實踐等為一體的城市建設綜合性展館,是展示寶安人文歷史、建設成就和未來前景的重要窗口。寶安城市規劃展覽館展覽面積近5300平方米,館內「嶺南古邑」「春天傳奇」「名城華章」「智造強區」「灣區引擎」「未來家園」等篇章,讓大灣區媒體記者領略了寶安的前世今生和美好未來。

16.jpg

    21日,媒體記者還登上海上彩虹號,從海上看深中通道,近距離感受這座「世紀工程」的獨特魅力。

    「前海的2/3在寶安,寶安的1/5是前海。前海、寶安發展如此之快,讓我們真正感受到這裏是世界的前海、騰飛的寶安。」通過集中採訪調研,大灣區媒體記者不僅對前海、寶安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對大灣區未來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期望。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黃金內灣」主陣地、深中通道橋頭堡,深圳前海、寶安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向灣融合、領灣發展的「核心引擎」。

    專家學者 融媒集中研討 探尋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

    一橋飛架東西,灣區成一體。深中通道開通將給大灣區城市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媒體在大灣區高質量融合發展中應有怎樣的擔當作為?大灣區融媒如何實現技術共享和運營協同?集中研討、氣氛熱烈。

17.jpg

    在專題研討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市記協主席丁時照,深圳市發展經濟研究會理事長、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兼前海分院院長曲建,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與大灣區城市融媒體負責人一起,圍繞「『橋』見未來 新機遇新藍圖」「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媒體擔當」「大灣區基層融媒協同發展」等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宋建武教授在《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全媒體傳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中,圍繞「什麼是社會信息交互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正確理解全媒體傳播體系的內涵;基層融媒體中心如何發展和運用新質生產力?」展開論述。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論斷,概括了信息交互(傳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特徵及其影響。新質生產力就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的應用。其中,「全效媒體」就是拓展出服務功能之後,植根於互聯網連接基礎上的新型平台型媒體形態。這一形態的新型主流媒體,通過平台來服務群眾,進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寓引導於服務之中。隨着媒體融合的深度推進,對於基層融媒體中心來說,沒有群眾就沒有用戶,沒有用戶就沒有功能,就沒有傳播力。主流媒體目前在互聯網上要接近群眾,最核心的還是做好服務。宋建武從技術層面指出要從運營所需要的數據交互、數據匹配上進行技術支撐,助力大灣區各地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

18.jpg

    曲建在《深中通道-聯通深中合作新空間》主題演講中,從「深中面臨發展新空間與機遇;翠亨新區和寶安區數據對比;深中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建議」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他認為,深中通道開通後,深圳和中山要共同建設高代際產業園區,在共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要向上游發展,提高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能力;向配套拓展,進入關鍵零部件設備製造領域;在中游精選,從事製造創造增加值大的環節;向下游延伸,積極發展渠道和品牌服務。要構建園區開發「123」體系,那就是「1 套政策、2部規劃、3項報告。」同時,要構建園區開發產業大腦。

19.jpg

    袁易明分享了《一橋兩城共建產業發展黃金地帶》,分別「從城市與城市之間、深中一體化規劃下寶安區發展機遇甄別、發展建議」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並提出6個重點,4條建議:一是充分發揮政府、行業組織的引領作用和社會智庫的影響作用,引導推動兩地深化合作; 二是規劃建設產業聯動發展區,立足兩地產業發展優勢,重點推動低空設備製造區、數字產業區、 文化創意產業區等建設; 三是發揮大前海國家級平台的帶動作用,吸引創新人才和團隊入駐,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四是積極推進市場一體化和民生一體化,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打造宜居宜業空間。

20.jpg

    丁時照主持以《一橋飛架灣區一體——大灣區高質量融合發展的媒體擔當》為主題的專題研討。他認為,深中通道的開通,給了大灣區媒體融合一個大機遇。要講好大灣區故事新篇章,提升大灣區媒體對外話語感召力,打造重點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級對外傳播窗口,力爭更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多維度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中山廣播電視台副總編輯林小軍、江門廣播電視台台長劉運華、廣州市南沙區融媒體中心主任王劍麟、深圳市西部新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丁瑩、珠海傳媒集團東部融媒總部總裁鍾夏等嘉賓就媒體擔當進行了深入探討。

    搭建平台,灣區融媒和企業洽談交流。在寶安區灣區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中心,融媒體中心和企業展位依次排開,推介自己,介紹新技術、新產品,提升影響力。一個個自主研發的產品,一項項創新技術,寶安的智造實力備受媒體記者稱讚;

    灣區融合,媒體先行。在開展灣區融媒和企業展示交流期間,媒體記者與企業家朋友們圍繞企業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大灣區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21.jpg

    助力灣區發展 媒體義不容辭 灣區融媒聯合倡議

    助力灣區發展,媒體義不容辭;「橋」見壯闊未來,我們信心滿懷。作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媒體在建設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為了更好地融通灣區,講好灣區故事,與會的灣區融媒代表共同宣讀《灣區融媒聯合倡議書》:

    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擔當,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實履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48字方針」,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緊扣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和「1310」具體部署,堅守初心,以高質量宣傳助推灣區高質量發展,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以「橋」為媒、互聯互通,協力奏響一流灣區建設時代強音。以深中通道開通為契機,加強區域內媒體交流與合作,打破地域藩籬,秉持互聯、互通、互信原則,推進大灣區媒體深度融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融媒精品為支點,融通平台、融匯內容、融洽感情,傳播大灣區好聲音,講述大灣區好故事,為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發展注入動力,助力大灣區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加大「融」量、無問西東,塑造灣區融合發展新典範。聚焦大灣區獨特文化和深厚內涵,建立聯合採編、聯合宣推、交流互鑒的全方位合作機制,升級「灣區觀察」欄目,定期開展聯合採風、深入調研、業務交流,充分展示大灣區的文化魅力和發展活力,共同推動大灣區融媒整體業務水平的提升。

22.jpg

    啟動儀式在旋律明快的接力宣傳片《灣區「融」量》中拉開帷幕;深圳市寶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學良代表寶安區委區政府向與會人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周學良表示,五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正朝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加速演進。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必將讓大灣區的加速融合發展如虎添翼,讓大灣區城市群在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頻繁、快捷、高效,經濟、思想、文化、情感聯繫日益增強,全面推動心更近、行更快、效更好。參加此次調研行活動的媒體以橋為媒、以融為核、以媒體視角挖掘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魅力和無限潛力,探究「9+2」城市群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以大灣區媒體的「融通」,促進資源稟賦的「融匯」,實現城與城之間的情感「融洽」。作為深中通道深圳門戶區,寶安真誠渴望和熱忱歡迎各兄弟城市一起謀未來、共未來。

    共創紀錄片《無問西東》 開啟灣區融媒合作新紀元

    大灣區22家融媒體中心聯創的五集紀錄片《無問西東》舉行了開機儀式。該紀錄片由寶安區委宣傳部出品,寶安區融媒體中心、深圳市西部新傳媒有限公司製作,「學習強國」寶安融媒號精品工作室執導創作,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廣電(融媒體中心)協作拍攝。

23.jpg

    該片以「深中通道」通車為契機創作,記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在時間和空間的雙維度交匯下的奮鬥氣質和拼搏精神,它們依照夢想前行,不受地域限制,努力追求真理和發展的精神,「心之所向,無問西東」。人與人在這裏相遇,城與城在這裏交匯,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城市發展的不設限,有世界的眼光,更有廣闊的胸懷。

    《無問西東》不僅是一部紀錄片,它象徵着融媒體時代下的深度合作與創新。這部紀錄片以「深中大橋」通車為背景,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在時空交匯中的奮鬥與拼搏,是對大灣區人民追求夢想、不受地域限制的精神的讚美。

    此項目將促進大灣區融媒體中心之間的緊密合作,打破地域與機構的界限,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這種合作精神不僅體現在紀錄片的製作上,也為未來更多的跨地域、跨機構合作做出了新示範。同時該片的製作與傳播,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融合。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大灣區的奮鬥故事和精神風貌將被更多人所知曉。再者,這部紀錄片也是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探索。它將充分利用融媒體的技術與平台優勢,將傳統媒體的內容深度與新媒體的傳播廣度相結合,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與深入的視聽體驗。(記者 陳彥潔 王娜)

責任編輯:蔣璐 無問西東 「橋」見未來 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中心前海·寶安調研行啟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