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確認參評2024年度首都營商十措 香港商報為您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政策之魅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6-20 16:44:0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為便於香港及海外客商及時了解首都的最新產業發展政策,促進京港兩地經貿合作,香港商報聯合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於5月下旬啟動了《2024最受港商歡迎的首都十大營商政策》徵集活動,面向北京市及下轄各區進行政策徵集。

    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關部門在得知活動信息後,積極諮詢本報活動參與辦法和推薦條件,並在6月上旬推薦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參評本次徵集活動。

    資料顯示,《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通政發〔2024〕8號)由通州區政府於2024年2月27日正式頒布實施,內容包括「二十六條」具體舉措,因此也被企業稱為「副中心二十六條」。而在這二十六條舉措中,可謂亮點多多。

微信圖片_20240619133858.jpg

《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讀本封面

    導向明確、支撐力強 「副中心二十六條」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

    記者注意到,「副中心二十六條」對 「強鏈補鏈,加速產業集群化發展」 極為關注,明確提出要持續壯大鏈主企業,聚焦產業鏈核心環節,「對新增產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的70%給予扶持,對存量產業鏈頭部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增量部分的70%給予扶持」,相信這一政策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有助於迅速吸引和穩定產業鏈核心企業的;「副中心二十六條」中還提到加快鏈式集聚,並提出可對「由鏈主企業、樓宇或園區運營主體等引進的企業,最高按年度區域貢獻達到既定標準以上部分的70%給予合併計算支持」,這一條舉措也必將極大促進產業鏈的完善和集群化發展。

    在「強鏈補鏈」方面,「副中心二十六條」提出要「強調以研發促創新,支持領軍企業等建設產業孵化平台,並提供低成本產業空間和連續三年的資金支持,每年最高可達1000萬元;「副中心二十六條」還鼓勵面向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對提供此類服務的領軍企業、鏈主企業等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支持,以強化共性技術服務。

    在「科技引領,加速產業創新化發展」方面,「副中心二十六條」鼓勵企業根據國家戰略需要、高質量發展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研發機構、研發總部建設,按照研發投入情況,每年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鼓勵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科技攻關與成果轉化,根據成果產出績效情況,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在推動企業智能化轉型和數碼化提升方面,「副中心二十六條」提出對獲得「燈塔工廠」稱號、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桿企業」示範稱號、北京市「智能工廠」和「數碼化車間」示範稱號的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並積極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符合條件的骨幹企業聯合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以及上下游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對首次獲得國家級、市級認定的,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副中心二十六條」顯示出副中心對產業鏈鏈主企業、重大科研平台、智能製造和智能化、數字化、科技創新等相關產業持開放態度並高度支持,給出的政策也含金量十足,很好地詮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壯大、產業優勢迅速形成的內在邏輯和競爭力根源。

    認真回答好「二十年之問」 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北京營商政策高地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北京城市副中心2016年啟動,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能否利用這20年時間把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如何回答好 「二十年之問」這個時代課題,記者注意到,在二十六條措施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對自身的軟硬件建設更是提出了明確的標準和要求——包括明確提出要「打造「三最」營商品牌,盡快形成「綜合成本最低、審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每年釋放不少於50萬平方米的功能複合新型產業空間;推出「成交即交地」「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等實打實的助企服務;在項目立項、規劃、用地報批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創造副中心審批新速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運河英才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在落戶、子女教育、醫療服務、個性化出行、政務服務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服務;並就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企業上市服務支持、推動私募基金業健康發展、加速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等方面給出了一系列優惠獎勵政策。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建設的第八年。在香港商報看來,這份《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堪稱北京城市副中心鼓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總集成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仔細閱讀「副中心二十六條」,記者感受到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濃郁的「愛企、重才、拼服務」的政策之美,尤其在完整閱讀「副中心二十六條」的全部內容後,香港商報認為,與其說這是一部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促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而制定的產業促進政策,不如說這是副中心施政團隊向崛起於千年大運河畔的這座「未來之城」立下的一份「軍令狀」、是向肩負着京津冀協同發展神聖使命和服務首都新時代發展重任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人民交出的一份「決心書」。在「副中心二十六條」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時不我待、朝夕必爭、捨我其誰的拼搏之美、奮鬥之美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向大國新城、向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全力邁進的信念之美、信心之美。

    對《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副中心二十六條」 )感興趣的讀者,請點擊鏈接https://www.bjtzh.gov.cn/bjtz/xxfb/202404/1703836.shtml進行查閱。

    此外,本次活動亦通過自主篩選的方式,推薦《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智能建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參與本年度首都營商十措評選。(記者 楊凌雲)

責任編輯:林梓琦 確認參評2024年度首都營商十措  香港商報為您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政策之魅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