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港兩地居民通關量再創新高 助推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推進

深港兩地居民通關量再創新高 助推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推進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06-18 17:38:5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今年以來,受我國持續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國際航線運力增長、跨境消費熱等因素影響,疊加廣交會、文博會、音樂節等經濟、文化活動高頻次舉辦,深圳各口岸相繼迎來多輪出入境客流高峰。據統計,今年深圳口岸客流「破億」比2023年提前了3個月,端午假期深港兩地居民通關量再創新高,單日出入境人數最高近90萬人次,6月8日至9日連續兩天刷新恢復通關以來的歷史紀錄,充分反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推進的良好態勢。

面對通關旅客的快速增長,深圳海關全力做好通關保障,加強與港澳方、口岸辦、移民局等部門聯動配合,開展客流疏導,「一口岸一策」分級分類制定現場應急預案,並協調公安、交通、應急等有關部門,建立擁堵預警機制,維持口岸周邊環境安全有序;科學規劃口岸區域設置和人流動線,實現旅客定向分流,高峰時段適時開啟備用通道,暖心服務營造友好通關環境。

「港人北上」百年羅湖關煥發新活力

「羅湖橋」矗立深港百年,承載了諸多情懷與故事。端午假期,羅湖口岸旅客通關量創全面復通以來新高,累計出入境旅客70.79萬人次。其中,6月9日羅湖海關監管出入境人數24.74萬人次,創口岸復通以來單日新高,占深圳陸路口岸總通關量近三成。

得益於生活半徑擴大,「港人北上」逐漸成為香港居民一種新的生活休閒方式,「跨境消費」持續升溫。如今,兩地恢復通關已經一年多,「港人北上」消費成為一種常態,百年老關人流如織,一派繁忙景象。

 面對復通以來新一輪的客流高峰,羅湖海關強化人力保障,制定「通道擁堵」「設備故障」等多個應急預案,利用廣播、LED大屏等滾動播放通關注意事項,並依托便民服務站開展通關前置引導,實現客流快速疏導。

「最年輕」陸路口岸刷新人流記錄

隨着深港兩地居民跨境往來更加便利,深港間「最年輕」的陸路口岸——蓮塘口岸客流逐漸攀升。自2023年2月6日口岸旅檢功能開通以來,蓮塘口岸已8次刷新單日客流量紀錄,並新晉成為深港居民最受歡迎的通行口岸之一。

蓮塘口岸是深港首座「人車直達」的陸路口岸,這也為深港兩地的「騎手」們提供了便利。端午期間,蓮塘口岸旅檢大廳內一位位推着自行車通關的騎行者們成為蓮塘口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騎手李先生表示,在蓮塘口岸可以直接推着自行車過關,海關設置的2條自行車專用通道寬敞,對「騎友們」非常友好。

據悉,面對端午假期通關高峰,蓮塘海關提前預估通關旅客規模,科學規劃現場區域設置,在高峰時段適時開啟「雙通道」作業模式,重點針對老人、幼童等旅客群體加強通關引導,確保廣大旅客通關安全順暢。

深港居民「雙向奔赴」持續升溫

隨着「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加快形成,港澳居民與內地居民「北上南下」雙向奔赴熱潮持續,深圳各大口岸客流保持高位運行。

端午假期,深圳福田口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客流盛況,探親客流與旅遊客流高位疊加,進出境旅客超60萬人次,同比激增87.7%。福田口岸作為「一心兩翼」的核心交通樞紐,是我國首個內地與香港無縫對接的地鐵口岸,被譽為「一國兩制」的交匯點,在泛珠江三角區域經濟合作與河套科創區建設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橋樑作用。

為有效應對假期期間的客流高峰,皇崗海關制定了通關保障方案,提前預判口岸客流情況,充分運用旅客通關智能化設備,結合旅客「潮汐」情況動態切換「蛇形」「直行」通道模式,有效壓縮通關時間。

「一地兩檢」保障旅客「高速」出行

14分鐘到達深圳,48分鐘到達廣州,4小時30分鐘到達武漢,7小時45分鐘到達上海……自深港口岸復通以來,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憑藉高鐵和「一地兩檢」便捷優勢,成為旅客往來香港及內地各大城市的優選。今年以來,西九龍站海關日均監管進出境旅客較去年同期增長75%。西九龍站的人潮湧動,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生動反映,更是香港與內地各大城市交流日益頻繁的動人寫照。

為做好旅客通關服務,西九龍站海關創立了「臻心行」政務公開品牌,在跨境高鐵列車上前置海關宣傳,與香港海關開展普法聯動,增設海關行李機檢候檢時間提示,讓行李機檢效率「可視化」,結合高鐵班次頻密、停站時間短的特點開展順勢監管,在旅客到站、離站的瞬時高峰科學引導旅客分流,對30分鐘內需登車旅客,關員優先處理申報事項、優先查驗,展現海關人文關懷。

深圳海關行郵監管處副處長惠明表示,深圳海關將緊跟口岸形勢變化,持續優化通關服務措施,提升旅客通關體驗,便捷深港人員要素流通,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繁榮發展持續助力。(記者 姚志東)



責任編輯:徐樂釗 深港兩地居民通關量再創新高 助推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推進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