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自然類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發布 聚焦全球最大城央濕地

自然類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發布 聚焦全球最大城央濕地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6-14 17:01:1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要取景於全球最大城央濕地—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海珠濕地)的自然類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給出了答案。6月14日,「生態大境 綠洲共影」——《我和我的鄰居》自然類紀錄片展映分享會在海珠區舉行,探討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深遠意義,以及人與自然鄰居的共處之道。

 影像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舞

 自然類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從生態、人文、歷史等多角度切入,深入動植物世界,探尋榕樹林、水稻田、果林這廣東三大代表性生態系統下動植物的生存和演化的故事,用鏡頭捕捉並展現廣州生態的壯麗景象,通過一個個立體的自然故事,讓觀眾能更全面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同時為生態和科學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寫實記錄。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海珠濕地)是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主要取景地之一,作為全球最大城央濕地,廣州「綠心」——海珠濕地是廣州向世界展示「國際大都會城央典範」的城市名片。

 本次紀錄片的拍攝,不僅聚焦物種本身的美麗與獨特,更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用影像書寫了一部人與自然和諧共舞的廣州史詩。

 廣州市海珠區融媒體中心負責人表示:從2021年開始,海珠區與彭穎斌導演團隊共同啟動《我和我的鄰居》紀錄片項目,這是近年來該區通過自然類紀錄片形式記錄海珠生態建設的一次嘗試,更是廣州生態環境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和見證。未來,《我和我的鄰居》還將代表廣州積極參與國際傳播,通過一系列國內廣播影視評選活動及國內外紀錄片節的申報和展演,讓全國、全世界的人們更加了解海珠、讀懂廣州、認識綠美廣東。

 導演團隊有着深厚的自然類題材紀錄片創作背景,其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對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在展映會上,該片總導演彭穎斌向嘉賓們分享了紀錄片背後的創作歷程和心路歷程:「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在4年的創作歷程中,我們見證了生命的頑強與人類的渺小。如何與我們的野生動植物鄰居和平相處,將是人類未來發展重要的話題。」

 據了解,近年來,海珠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將海珠濕地打造成全國唯一一個超大城市中軸線上的特大城央濕地公園,在過去的十二年中,海珠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得到了驚人的增長,海珠濕地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98種,昆蟲種數從42種增加到832種,維管束植物從294種增加到835種,魚類種數從36種增加到64種,相繼發現了「海珠斯螢葉甲」「海珠琺軸甲」等全球昆蟲新物種,成功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範獎、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海珠濕地不僅僅是海珠區的「生態名片」,更成為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字招牌。(記者黃裕勇)

微信图片_20240614170054.jpg

微信图片_20240614170057.jpg

責任編輯:朱劍明 自然類紀錄片《我和我的鄰居》發布 聚焦全球最大城央濕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