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創學前融合新模式  助力特殊需要兒童健康成長

深圳創學前融合新模式 助力特殊需要兒童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6-12 11:18:4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童年是畫,描繪七彩人生;童年是詩,歌頌璀璨星空;童年是歌,唱出崇德向善。在六一兒童節之際,深圳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簡稱「中心」)舉辦了「同心守護 與愛同行 大手拉小手」慶祝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暨歡樂兒童節活動,特殊需要兒童與普通兒童一起歡度「六一」。現場各界人士,紛紛為深圳特殊需要兒童學前融合新模式的成果點讚。

全納包容 自信綻放 普特兒童同台表演共成長

伴隨着動感十足的音樂,活動徐徐拉開序幕。孩子們身着節日的盛裝,踩着自信的步伐,與深圳園嶺外國語小學的哥哥姐姐、老師、爸爸媽媽們一起踏上T台,擺出各種可愛的動作,自信大方地向小夥伴和老師展現自己,在屬於他們的小小舞台上盡情地綻放。

7.幸運套盲盒.jpg

緊接着一場神奇的魔術表演,開啟了新奇世界的大門,讓孩子們沉浸在這個充滿奇幻與驚喜的魔術世界裏,激發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興趣,感受「魔法」帶來的快樂。

7.DIY飛盤.jpg

深圳市殘聯負責人為參與活動的小學生頒發了「融合愛心小使者」證書,同時為特殊需要兒童送上「六一」節日禮物。一場聽覺和視覺的盛宴,一份特別的溫暖的愛讓特殊需要兒童沉浸在愛的海洋之中……

趣味DIY飛盤、幸運盲盒、手拉手共建……孩子們在園嶺外國語小學師生們的陪伴下,現場處處洋溢着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玩轉「六一」,感受快樂、體驗成功、獲得自信。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可愛的學生們、辛勤的老師與孩子們一同度過一個快樂、難忘、有意義的「六一」兒童節。

7.手拉手共建.jpg

扶殘助殘 崇德向善 與學校合作搭建普特融合交流平台

活動現場,園嶺外國語小學的學生與特殊需要兒童同台表演,互動遊戲。學校精心編排了動聽《薩克斯四重奏》和精彩的舞蹈表演《我心中的河》,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和童趣,向特殊需要兒童展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彰顯全納、包容的融合理念和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

據中心負責人介紹,為推進融合教育工作,搭建普特融合互動交流平台,中心與園嶺外國語小學合作共建,園嶺外國語小學秉承「敢為人先、追求卓越」之精神,創辦適合學生的教育,主動創造條件,為特殊需要兒童融合發展提供條件,彰顯社會責任擔當。

3.《薩克斯四重奏》.jpg

除園嶺外國語小學以外,中心作為深圳市殘聯直屬單位,與多個幼兒園、學校攜手,共同探索構建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體系。

2023年,中心整合資源,創設深圳市學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掛牌成立華中師範大學融合教育學院實踐基地,推動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性工作的開展。與深圳13所融合教育幼兒園合作共建,開展30場普特融合教育課程活動,每次招募10名特殊需要兒童,與幼兒園20名普特兒童組建1個融合學習體驗班,按照幼兒園半日流程形式,開展半天制的學前融合教學體驗課,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學習能力,受到特殊需要兒童家長及幼兒園老師的積極參與和好評。

深圳因此設計了「沉浸式」普特融合活動。通過特定的課程設計,組織安排一定比例的特殊需要兒童和普通兒童,開展幼兒園實景集體教學活動,為特殊需要兒童創造進入到普通幼兒園與普通兒童共同學習、生活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融合能力。2024年,中心計劃開展20場普特融合活動,其中2場為深港普特融合活動。截至目前,中心已進入到4所幼兒園開展了5場普特融合活動,接下來中心將持續開展普特融合活動。

7.家務小能手.jpg

政策推動 創新探索 保障特殊需要兒童平等受教育

特殊需要兒童就學問題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學前融合教育,是指為3—6歲的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正常化、非隔離的教學環境,提供所有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讓特殊需要兒童與普通兒童共同學習,達到真正的融合。

中心全面落實深圳殘疾預防行動(2022-2025年),持續提升殘疾兒童精準康復服務,大力發展學前融合教育,實施「隨班就讀示範園行動」,有力保障特殊需要兒童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2024年深圳市殘聯聯合深圳市教育局首次印發了《關於聯合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專業支持工作的通知》。由市教育局從全市遴選出15所幼兒園,其中市屬幼兒園5所、南山試點區6所、光明試點區4所,中心作為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專業支持工作的支持單位,組建了一支由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康復訓練、心理健康等跨專業的工作團隊通過巡迴指導等形式提供融合教育專業支持。

深圳市殘聯高度重視特殊需要兒童健康成長,積極協調各方,推動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探索適宜有效的融合教育模式。中心始終致力為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優質的康復示範服務和融合教育服務,藉助互聯網+技術,推動醫康教融合發展,創新開展入園巡迴支持指導、抽離式課程、普特融合等活動,有力促進了特殊需要兒童成長發展。

2.魔術表演.jpg

深圳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全市幼兒園學前融合教育水平,促進學前融合教育工作發展。具體而言,2023年期間,深圳引進高校、學前融合教育領域專家學者開展15次融合教學遠程指導工作;整合學前融合教育發展先進地區幼教資源開展30節融合教學示範課;為特殊需要兒童家長開展學前融合教育主題培訓2場次,2024年度將繼續組織普通幼兒園、特殊兒童康復服務機構的骨幹教師參加此類培訓。

此外,2023年實施的抽離式學前融合教育課程共180節,服務特殊需要兒童超過1080人次。為幫助一線教師和孩子家長更加適宜、有效地開展學前抽離式融合課程,中心在學前抽離式融合課程服務實踐基礎上,積極編寫《學前抽離式融合課程服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組建《指南》編寫專家指導團隊,特別邀請華東師範大學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長鄧猛、廈門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員李玉影、廣州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員高珂娟、北辰特殊教育教研員趙明珠等4名專家作專業探討研究,藉助專業力量,促使《指南》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實操性。通過編寫《指南》,一方面為幼兒園教師、從事融合教育的康復機構老師以及特殊需要兒童家長提供服務指導、參考和啟發,另一方面,也為中心常態化開展學前抽離式融合課程服務奠定堅實基礎,為更多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更加專業、系統化的抽離式融合課程服務,助力其更好地融合學習,快樂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通過組建由特殊教育、學前教育、融合教育、康復、心理等多學科跨領域的專業團隊,實地進入到幼兒園開展專業指導服務,通過入班觀察與互動,與班級教師溝通,以個案探討為切入點,通過專業團隊講解—示範—實操的指導形式,幫助教師提升融合教學水平,2024年度計劃開展入園巡迴支持工作約60次,截至目前已為9所園提供了16次入園支持工作。

而針對已在普通幼兒園就讀且存在融合困難的特殊需要兒童,則需將其暫時抽離普通環境,通過個訓、小組課等方式強化康復,提升其在普通幼兒園的融合適應能力。2024年3月《關於開展2024年學前抽離式融合課程服務的通知》一經發出,受到各區(新區)殘疾人聯合會和家長的熱烈響應,至報名截止日合計收到604人報名。經過專業評估測評後進行分批分班教學訓練,預計208名特殊需要兒童受益,服務人次高達1664人次。

深圳積極創建特普兒童融合學習環境,2023年11月,中心順利完成多功能藝術教學區改造,該區域建築面積335平方米,涵蓋自然生命科學區、藝術多功能區、烘焙體驗區三個主體驗區,後期將為特殊需要兒童提供自然生命科學、藝術、聲樂、烘焙等多維學習體驗,提升特殊需要兒童學習體驗感。同時,在該區域還可開展普特兒童融合學習交流活動,促進特殊需要兒童融合學習。黃鳳鳴)

責任編輯:呂馨 深圳創學前融合新模式  助力特殊需要兒童健康成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