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義無反顧照顧亡友妻兒

義無反顧照顧亡友妻兒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29 08:59:2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成張兩族幾百年前的故事,為何感動人,當細閱後就會明白。陳耀星小學的王烘如老師今年農曆新年年初二親身到場觀看,對兩族人展現的兄弟情留下難忘印象。

    《成張兩族一家親記》電子繪本這樣說:「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間,很多客家人從中國內地遷徙到香港,當中包括從廣東省博羅來的成檳元。一天,成檳元外出經商後,一直沒有回家,他家中的妻兒望穿秋水,仍盼不到丈夫父親回來。絕望之下,妻子鄒氏唯有攜同幼子向丈夫的好兄弟、住在馬鞍山大水坑的張首興求助。張首興也心急如焚,到處尋覓,最後發現成檳元身首異處的屍體,原來成檳元在經商期間,不幸遇上盜賊,命喪途中。

13.jpg

    王烘如老師(左三)與成張二姓村長及代表合照。 特約記者 張浩林攝

    視如己出助成家立室

    成檳元的遺孀悲痛欲絕,張首興痛失摯友,他為人重義氣,不忍好兄弟的妻兒孤苦無依,挽留了他們在家照顧。張首興對嫂子鄒氏及其兒子國珍照顧得無微不至,更為國珍供書教學。鄒氏為了報張首興之恩德,以身相許,帶同兒子嫁入張家。鄒氏嫁入張家後,又為張首興誕下兒子,名為子龍。國珍與子龍則為同母異父的兄弟。張首興視國珍如己出,撫養成人後,為免好友成檳元絕後,他便讓國珍回復原姓『成』。後來更義助國珍成家立室,成國珍之孫成騰蛟則遷往西貢孟公屋村開枝散葉,成騰蛟便成為孟公屋村成氏的開基祖先。

    成國珍自幼喪父,賴得繼父張首興撫養成人,他飲水思源,為了向張首興謝恩,每逢春節必偕妻兒,帶備麒麟,翻山越嶺到張家的沙田馬鞍山大水坑村拜年、祭祖。」

    兩麒麟彎低握手示友好

12.jpg

    成張族人舞客家麒麟時,表達兄弟難捨之情。

    自乾隆年間到現在,這個習俗堅持了三百多年。到九十年代,每年到訪大水坑變成隔年互訪。今年是孟公屋成氏舞麒麟到訪大水坑張氏。王烘如說,現在交通改善,不像往昔要攀山越嶺去互訪,成氏包了兩架旅遊巴,她隨行,還遇到三個學生,這些來自孟公屋的學生熟路,沿途照顧她。

    王烘如看過他們拜訪後,被其兄弟情打動。她說:「兩隻麒麟會擦背表示友好,原來還會在彎低時在下面握手,兩個師傅指他們兩家人才會這樣做,因是兄弟。」當然時間已過了幾百年,現時兩族村民互不認識居多,但都會在過年時一齊聚集。張氏村民中有些看來像外國人。原因是有張氏村民早年移居英國,跟當地人結合落地生根,同時間將客家文化帶往英國,當回流香港時也帶同伴侶及孩子回來,顯現族中的團結精神。(特約記者張浩林 記者鄭玉君)

14.jpg

    成張異姓兄弟族人真情流露。

責任編輯:蔣璐 義無反顧照顧亡友妻兒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