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圖說】公共交通客量變化 誰勝誰負?

【商報圖說】公共交通客量變化 誰勝誰負?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5-27 08:55:3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公共交通的近年客量變化,的士平均每日乘客人次下跌最為顯著,其他鐵路、巴士、小巴,以至渡輪,又呈現什麼變化?

最新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鐵路乃本港使用量最多的公共交通工具,按月統計的日均乘客人次高近530萬,其次是巴士的約370萬,小巴則佔140萬左右(綠巴約127萬,紅巴約14萬),的士亦佔70萬,渡輪則僅12萬。

與十年前比較,的士的跌幅最大高達26%,小巴跌幅亦不遑多讓達到25%,至於渡輪和巴士則分別跌10%和5%。鐵路是否大贏家?雖然錄得升幅,不過幅度只約1%。

始終,香港人流車流尚未恢復疫前水平,即使人口不跌反升、因而再創新高,不過訪港旅客的復常還有一段距離。疫情期間,鐵路的客流量跌幅就最為明顯,日均乘客人次一度低見410萬,即較前下挫近30%,跟最高580萬人次的高位仍距離10%。巴士方面,儘管跟疫前仍有10%差距,不過期間波幅卻不及鐵路大。要說疫情打擊最深的,就非渡輪莫屬,最慘烈時曾較高位流失42%客源,其中經營旅客熱捧的維港航線的天星小輪,客量更一度爆瀉70%;還好來到今日,渡輪整體客源恢復進度也媲美鐵路、巴士。

除疫情外,有別於上班上學高頻通勤,即使有長者2元乘車優惠,人口老化亦到底會影響出行需求。

微信截圖_20240527085445.png

責任編輯:林鏗泓 【商報圖說】公共交通客量變化 誰勝誰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