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 超679萬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 超679萬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16 14:36: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5月16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舉行。會上,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鄭秀玉介紹深圳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做法和成效,並與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鄧曉俊、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副局長閔曉波、市科技創新局一級調研員于英普就深圳增強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的情況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蘇榮才主持新聞發布會。

打造教育「深圳速度」 精準對接產業發展

會上,鄭秀玉表示,近年來,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十年新建高校8所,高水平設置了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技術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高校,全市高校數量達到17所。南方科技大學入選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8所高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深圳技師學院成功轉設為深圳城市職業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教育部已發布擬同意設置的公示。

鄭秀玉指出,當前,深圳市高校有6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4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啟動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從全市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中,遴選了一批一流學科培育學科,在資源投入上給予重點傾斜,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需要、最優勢、最有潛力的學科。力爭在未來3-5年內,全市高校新增2-4個學科成為國家「雙一流」學科,3-5個學科進入第六輪教育部學科評估A類學科。

微信圖片_20240516143401.jpg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來自深圳發布微信公眾號

「作為國家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我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了產教融合的『深圳模式』。」鄭秀玉表示,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產教深度融合進行系統部署。積極推動高校對接「20+8」產業集群,與龍頭企業合作共建45個特色產業學院、219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養認定79家產教融合型企業。今年,我市還將推動職教城建設,培育第三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和新一輪市域產教聯合體,探索產教深度融合的新機制。

優化發展環境 匯聚八方英才

鄧曉俊表示,目前,深圳全市各類人才超679萬人、高層次人才2.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20萬人,越來越多人才匯聚這座「讓人圓夢的城市」。市委組織部、市人才工作局聚焦服務重大國家戰略,持續匯聚八方英才,為各類人才提供經費支持、子女入學、住房保障等一攬子政策服務。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人才創新創造。聚焦服務「20+8」產業集群建設,着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人才引領驅動城市發展。緊扣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面向未來培養人才,持續加大教育領域人才政策傾斜力度,支持教育系統自主評聘引進優秀人才,近年來全市中小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341名,全市17所高校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超8000人,成為相關學科、專業的中堅骨幹甚至引領性力量。

閔曉波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全市技能人才總量和高技能人才佔比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深圳建立健全涵蓋技能人才成長全周期的政策體系,滿足技能人才個性化需求,帶動技能人才梯次發展。大力推進產教評一體化技能生態體系建設,以政、企、校合作為平台,匯聚產、教、評資源,開發新技能、新標準、新課程。構建多元化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技能人才激勵保障體系,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接下來,深圳將着力強化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 40%以上。」閔曉波表示,深圳還將着力築牢技能教育培養根基,着力建設高水平技能生態體系,着力營造技能人才敬業樂業氛圍,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推進「三位一體」創新 加強產學研深度合作

推進科技創新是戰略之舉、長遠之策。鄭秀玉表示,深圳不斷聚焦科教融匯,持續增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依托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目前,全市高校有各類科研平台超過690個,其中部級以上約60個,有國家級創新平台19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78個。在高校布局建設了一批大科學裝置,成立西麗湖X9高校院所聯盟,目前全市17所高校院所實現174門課程互選、近6000台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共用。

于英普表示,深圳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49億元、GDP比重達5.81%;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創新集群連續4年居全球科技創新集群第二。接下來,將加強對高校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探索「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校+龍頭企業」等科研合作模式。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全國高校的產學研深度合作,引導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創新研究院,推動更多高校科研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記者 蔡易成)

責任編輯:呂馨 高等教育跑出「深圳速度」! 超679萬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