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州首次發現暴龍超科化石

廣州首次發現暴龍超科化石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16 10:58:27 來源:南方日報

恐龍曾在廣州生活添新證!日前,一項最新公開的研究成果表明,廣州天河和肇慶四會共發現4枚暴龍超科牙齒化石。這是廣州首次發現暴龍超科化石,打破中國暴龍超科化石最南端的紀錄。

以上研究成果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課題組、廣東省四會市博物館、中山大學以及廣東中大深地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聯合發布。相關研究文章發表於國際地學刊物《白堊紀研究》。

這4枚牙齒化石發現點屬於上白堊紀大塱山組,時代為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距今7000萬到6600萬年前,為白堊紀的最晚期。其中1枚發現於廣州市天河區國際金融城建築工地,另外3枚發現於肇慶四會。

「在廣州發現的這枚牙齒化石邊緣為鋸齒狀,當時我們便想着這可能是肉食性恐龍的牙齒,說不定還是霸王龍。」廣東中大深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強採集了該枚化石,其目前被收藏於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質礦物博物館。

研究團隊近兩年來針對牙齒的形態特徵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和判別分析,結果支持4枚牙齒化石屬於暴龍超科。研究人員表示:「保守估計,四會發現的暴龍超科牙齒所屬個體體長約5米—6米,廣州市區的則可能是更大一些的個體。」

暴龍超科是一類體型差異較大的掠食性獸腳類恐龍,是白堊紀中晚期的優勢類群。最為著名的霸王龍則是暴龍超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最大全長可超12米。

我國華南地區此前在贛州、河源等地發現過暴龍超科化石。本次發現的4枚牙齒化石,讓研究團隊和恐龍化石愛好者欣喜。廣州在地質歷史上屬於三水盆地沉積區,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首次在三水盆地發現大型獸腳類化石,也是中國暴龍超科化石最南端的記錄,還是中國最晚的暴龍超科化石記錄。」

科研人員表示,此前三水盆地晚白堊世的恐龍蛋化石記錄顯示,該區域活躍着竊蛋龍類等,「本次發現的暴龍超科牙齒化石和它們組成了一個明確的恐龍生物群,說明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前,恐龍生物群在中國華南很可能相當繁榮」。(記者 徐勉 楊瓊) 

頂圖:在廣州天河區國際金融城建築工地發現的暴龍超科牙齒化石。(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鍾志輝 攝

責任編輯:呂馨 廣州首次發現暴龍超科化石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