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深共建大灣區國際仲裁高地 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 Congress)2024年大會深圳邊會在前海舉辦

港深共建大灣區國際仲裁高地 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 Congress)2024年大會深圳邊會在前海舉辦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09 17:01:2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5月9日,在第二十六屆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 Congress)香港大會落幕之際,ICCA 2024深圳邊會(以下簡稱「深圳邊會」)在深圳前海隆重開啟。ICCA Congress是國際仲裁界最高水平的國際會議,也是國際仲裁領域規模最大的盛會,被譽為國際仲裁界的「奧林匹克大會」。本次大會有來自全球70多個法域的1400多名仲裁員、律師、法官等專業人士參加。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03.jpg

作為ICCA 2024香港大會最高等級支持機構(Diamond Sponsor),深圳國際仲裁院(又名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英文簡稱「SCIA」,下稱「深國仲」)和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SCIA HK)攜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在前海國際仲裁大廈(SCIA Tower)共辦深圳邊會,邀請國際法律界更近距離了解中國國際仲裁的創新發展,面向全球,宣傳中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最新發展情況。

深圳邊會以「國際仲裁在中國的最新發展」為主題,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廣東省司法廳、深圳市人民政府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辦、前海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

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陳清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致歡迎辭。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楊向斌,深圳國際仲裁院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研究會會長沈四寶教授,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資深大律師,香港律師會會長陳澤銘,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秘書長劉煦婷開幕致辭。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08.jpg

隨後,圍繞「外國專業人士在中國國際仲裁中的多種角色」、「中國內地與香港:仲裁裁決的跨法域承認與執行」、「國際仲裁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最新實踐」、「科技創新與國際仲裁的未來」等四個主題,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執行主席劉曉春,ICCA大會顧問委員會成員鄭若驊資深大律師,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司艷麗,最高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奚向陽,香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Shahla Ali教授,深圳國際仲裁院首席技術顧問、Legal Lab 創始人張力行,香港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行政總裁謝佩琪進行了專業分享。深圳國際仲裁院理事會理事、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董事局董事Peter Malanczuk教授和ICCA大會理事會成員、匯仲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費寧擔任分享環節的主持人。深圳國際仲裁院理事會副理事長、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董事局主席梁定邦資深大律師閉幕致辭。

講好國際仲裁的「中國故事」

近年來,深國仲通過仲裁、調解、談判促進等方式,為境內外各類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量糾紛解決服務,國際化程度穩步提升。2023年,深國仲共受理案件12004宗,同比增長44.98%,總爭議金額達1383.10億元,案件累計覆蓋140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3月1日,經深國仲理事會審議通過後的《仲裁員名冊》共有1541名在冊仲裁員,其中來自境外的仲裁員569名,佔比36.92%,覆蓋114個國家和地區。深國仲通過構建國際化、專業化的仲裁人員隊伍,滿足不同國家當事人化解跨境糾紛的需求,並不斷引入國際人才資源,以理事、仲裁員、調解員、代理人、專家證人五種身份參與特區國際仲裁,擴大全球公信力和影響力,在推動特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方面拓展新空間。

此次ICCA深圳邊會由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重要嘉賓進行分享,向來自德國、英國、瑞士、俄羅斯、比利時、芬蘭、新西蘭、美國等36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名專業人士,宣介國際仲裁在中國的最新發展,以及深圳先行示範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宣傳「深圳+香港」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高地

2019年,深國仲在香港創設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作為非營利性的獨立國際仲裁機構進行運作,與深國仲形成「雙城兩院」的新發展格局。經香港特區政府刊憲公布,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被納入《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列明的「法律界團體」,行使提名並選舉產生選舉委員會成員的權利,在香港工商界和法律界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022年,正式啟用《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該規則以國際通行的《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為藍本,吸納了境內外國際仲裁規則的最新發展經驗,發揮兩個法域的差異化優勢,形成與深國仲規則優勢互補的獨特規則體系,並以此為基礎探索同時管理「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的「雙城兩院、規則銜接」的全新模式。

深圳國際仲裁院和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依托「雙城兩院」新發展格局,攜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共同宣傳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制度創新,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建設。深港兩地高端法律專家共同參加活動並發言,共同探討國際仲裁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發展與實踐,宣傳「深圳+香港」的跨法域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15.jpg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香港和深圳在推廣仲裁方面一直保持着緊密合作。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努力打造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在一國兩制下發揮着獨特的作用。林定國介紹香港與內地簽署了9項司法協助安排,涵蓋法律程序的協助。同時,廣東、香港、澳門法律部門正推動三地仲裁和調解機構的合作,以共建大灣區爭議解決平台。展望未來,香港將攜手深圳,繼續與內地互為重點,共同推動大灣區發展。

以國際合作方式推動制度型對外開放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21.jpg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27.jpg

深圳邊會同時舉辦了深國仲與相關境外機構簽約合作儀式以及深國仲國際庭審專區和國際合作機構展示專區啟動儀式,在最高院、司法部、省司法廳以及境內外等多家國際機構的見證下,深圳國際仲裁院分別與新西蘭國際仲裁中心(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Jus Mundi、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Asian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 AAIL)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合作方式在深圳前海國際仲裁大廈引入相關國際組織和國際知名仲裁機構,推動國際高端法律服務資源在深圳加速集聚,進一步加強中國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微信图片_20240509170232.jpg

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執行主席劉曉春表示,以深國仲的改革創新為視角,國際專業人士至少可以在中國國際仲裁中發揮理事、仲裁員、調解專家、專家證人、代理人、仲裁庭秘書這六種角色的重要作用,這是中國制度型開放的生動寫照。此外,深圳和香港通過協同創新,創造了「雙城、兩院、雙法域、雙規則、雙軌實踐和雙名冊」的差異化互補性「六雙」獨特優勢,共同建設面向世界的亞洲國際仲裁首選地,也為共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着「雙引擎」功能。」(記者 陳彥潔 王娜)

責任編輯:呂馨 港深共建大灣區國際仲裁高地 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 Congress)2024年大會深圳邊會在前海舉辦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