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譚旭光「猛攻」東南亞:從這些細節看如何做好企業的底層邏輯

譚旭光「猛攻」東南亞:從這些細節看如何做好企業的底層邏輯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4-11 17:15:1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6日至10日,剛剛在山東結束濰柴動力上市20年紀念活動的譚旭光,先後出現在越南和泰國碼頭電站。細心人士注意到,自去年7月以來,譚旭光已經多次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調研。平素行程密集的譚旭光,為何在東南亞投注如此多精力?

    從權威數據上看,中國與東盟已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到9932億元人民幣,增長8.1%。毫無疑問,「出海」在面對更廣闊市場的同時,也會遇到更複雜的競爭環境、更苛刻的客戶需求。通過譚旭光東南亞國家的一些細節之舉,可以管窺其做好企業的底層邏輯。

    尋找「第二曲線」

    對於企業家來說,憂患或許是刻在骨子裏的基因,畢竟決策直接關係着企業的效率和核心競爭力。對於有着過人膽識、廣闊視野的譚旭光而言,他時時想的是如何在山東重工拋物線每次攀至高點時,修月斧、上天梯,為企業打造出「第二增長曲線」。

    4月7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召開的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東南亞市場產品出口現場推進會上,譚旭光鮮明提出,「東南亞市場是集團的戰略性主戰場。」

    2023年,具有地緣優勢的東盟十國GDP總量接近4萬億美元。從2023年GDP增速上看,菲律賓增長5.6%、越南達到5.5%、印度尼西亞5.05%、馬來西亞3.7%……東南亞已經成為中國之外經濟強勁增長的藍海之地。作為濰柴第一批外貿人的譚旭光,深知當下歐美本土的供應鏈修復落後於實際需求,這會對山東重工的「出海」形成長期利好,何況東南亞還是已經耕耘了30多年的傳統優勢戰場。

    同時,譚旭光也明白,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由國內卷到國外,海外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比拼到最後的還是各家企業的綜合實力與國際化資源。

    「並非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在海外市場長袖善舞,領導要前移,不能在千里之外亂點鴛鴦譜!」4月7日,譚旭光在胡志明市的講話入木三分。山東重工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世界一流的產品競爭力、打造了全球行業獨一無二的全系列黃金動力總成、可為客戶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整車整機一體化解決方案。

    最新數據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山東重工出口收入達到242億元,同比增長26%。3月31日,隨着63輛重型卡車出口海外,中國重汽集團一季度重卡出口數創造了國內歷史新高——37000輛,同比增長19.2%。此前,中國重汽還與印尼MNC集團、莫拉圖斯集團分別簽署合資合作協議和商用車當地化製造協議。山東重工正舉全集團之力,打造東南亞商用車行業最具競爭力的製造基地。

    牢牢抓住核心優勢

    4月10日,譚旭光在泰國出席了錫江島電站濰柴發電機組運行3萬小時慶祝儀式。在這裏,3台濰柴12M33發電機組作為常用供電設備,平均每天運行16小時,已經持續安全運行5年,運行時間突破30000小時!

    「每一個市場都必須要有客戶讚不絕口的產品!必須靠產品差異化優勢來打贏市場競爭」,譚旭光在越南全面調度各企業一季度產品出口情況時,如是表態。

    作為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龍頭企業,山東重工一直致力於補短板和鍛長板,針對發動機技術等薄弱環節,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近10年來,僅濰柴集團在發動機技術研發上的費用就突破300億元。如今,山東重工在全球10多個國家建立了科技創新中心,國內研發人員達到20000餘名,擁有2700多項發明專利,主持或參與了260多項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

    從下面的一組排比句上,可以看到山東重工在動力系統、商用車、工程機械等產業版圖的硬核實力:中國重汽單一品牌出口、重型卡車、重型發動機、重型變速器全球銷量第一;工業叉車、豪華遊艇等產品技術和銷量全球領先;船用發動機銷量東南亞第一;工業電力銷量全球前三;推土機、拖拉機、收穫機械銷量中國第一。

    這些核心優勢,受到了國外市場的廣泛青睞,不斷助推提高市場份額。以海外沙特市場為例,乾旱、高溫和大風的氣候,對客車產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通客車針對沙特市場需求,進行量身定製的適應性改進,實現了產品的高可靠性和高適應性。中通客車此前也剛剛拿下新加坡120輛純電動客車訂單,在新加坡怡和合發集團東南亞常務董事符思仁看來,這批訂單更符合新加坡降低碳排放的需要。

    「挽着胳膊」闖市場

    4月4日至5日,譚旭光在香港主持召開中國重汽、陝重汽菲律賓經銷商座談會時,特別指出旗下這兩家重卡企業要在菲律賓市場實現一體化協同聯動,「協同作戰!要學會用別人的資源為自己增值!」

    其實,早在去年7月譚旭光在新加坡調研時,就明確要求:「山東重工集團各公司駐新加坡業務人員集中辦公、統籌管理,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集團大協同,是山東重工價值倍增的鏈合共贏邏輯。戰略高度一致、資源高效協同、價值充分共享的航母戰鬥群,構建起了山東重工動力系統、商用車等六大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釋放出了「1+1>N」的巨大協同效應。

    同時,與其他的企業不同,山東重工帶着供應鏈「出海」,在全球擁有287個海外辦事處,905個渠道代理商,10餘家當地化合資工廠。國內企業1500名員工常駐海外,可以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這形成了獨具全球影響力的核心競爭力。每一位員工,都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讓全球客戶更賺錢!

    在泰國錫江島電站,譚旭光就說:「我們終生質保,讓客戶滿意,為泰國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賺錢的電力解決方案!」

    合作共贏,才是譚旭光的「制勝之道」。(記者 孫珂)

責任編輯:嚴燕紅 譚旭光「猛攻」東南亞:從這些細節看如何做好企業的底層邏輯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