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 書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 書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4-11 10:33:20 來源:南方日報

4月1日凌晨,橫琴口岸燈火通明,一輛測試列車正由澳門駛入橫琴線,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預計年內建成通車。當天恰逢港澳公眾假期最後一天,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海關監管進出境車輛超1.95萬輛次,創口岸開通以來歷史新高。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一年來,廣東牢記囑託,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再上台階。

軟硬聯通一起抓

全面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港車北上』政策實施後,開車出行很方便,內地物價實惠、遊玩選擇多樣。」香港市民趙小姐和家人自駕從香港到江門、珠海等地探親游,她如是說道。

3月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後,澳門居民程曦常常帶着便當和水果在橫琴口岸通關,這裏的一次性查驗模式讓她感到通關效率明顯提高了。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現實體驗,「軌道上的大灣區」也正飛馳前進。近日,南珠中城際(中山段)全線首塊頂板封頂,標誌着該項目工程建設邁入主體結構施工「快車道」;梅龍高鐵一、二標段主體工程全部完成,為今年全線通車運營奠定基礎;廣深港高速鐵路跨境運輸產品「靈活行」延長至深圳北站,使深圳、香港間的高鐵通行更加便利。

「硬聯通」完善的同時,「軟聯通」也在加速。

標準銜接不斷拓展——近期,隨着第二批「灣區標準」清單的公布,「灣區標準」已覆蓋食品、交通、養老等32個領域183項;首批「灣區認證」產品在廣東上市,實現「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穩步推進——近期啟動的「跨境理財通」2.0版本,讓大灣區居民能更便利地參加業務試點,參與渠道更加多元,可購買的理財產品也更加豐富。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數字灣區」啟動建設,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灣區通」工程深入實施,「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深入推進,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

四大平台齊發力

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上,澳門居民張昊任創辦的公司獲得大賽成長組一等獎。張昊任說,公司去年將總部搬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這裏優越的產業發展環境和日益完善的產業扶持措施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近年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積極謀劃布局「四新產業」,推出一系列產業新政,助力企業扎根發展、茁壯成長。2023年,合作區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大健康、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業等四大主攻產業增加值為218.08億元,同比增長2.4%;新增註冊1520家「四新產業」企業,同比增長14.5%。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自去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印發以來,科創資源加速聚集。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實質推進和已落地高端科研項目逾160個,今年計劃大力引進超過20家世界級、高水平科研機構和企業。

在前海,圍繞金融和法律兩個領域,深港合作不斷推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加快建設。在金融服務領域,深圳跨境貿易大數據平台獲批建設,全國首家「雙牌照」境外銀行、大灣區首家金控公司順利落戶。在法律服務領域,深港國際法務區引入法律服務機構155家,全國第一家按法定機構模式治理的仲裁機構——深圳國際仲裁院註冊設立,全國16家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就有8家在前海落戶。

在南沙,粵港澳互利共贏合作持續深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正加快構建。聚焦集成電路、商業航天、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南沙持續推進產業科技互促發展,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在南沙掛牌,累計落戶港澳企業近3000家、投資總額超千億美元。

民生融合新突破

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

近日,前海香港青年發展中心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正式啟用。截至3月31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143家,其中香港團隊682家。

前海只是粵港澳大灣區匯聚內地與港澳青年火熱創業就業的縮影,如今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的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廣東已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審批,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職業資格認證範圍持續拓展,超320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累計超3000人次報考;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孵化港澳項目超過48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5500人……

社會保障合作持續推進——廣東省中小學在讀港澳學生超過8萬人,48所院校支持香港學生升讀本科;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超34萬人次;「港澳藥械通」指定機構增至19家,累計批准臨床急需進口藥品27個、醫療器械21個。

人文灣區建設成果豐碩——粵港澳三地旅遊部門推出新一批10條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線路;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通過文藝作品等方式頻繁地進入公眾的視野;廣州文交會、香港書展、澳門藝術節等眾多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持續向縱深推進。如今的大灣區,正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朝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目標奮力前行。

一線案例

橫琴首筆視同出口退稅成功到賬

合作區封關運行,企業快享「分線管理」稅收政策紅利

「叮!」4月2日上午,伴隨着一聲清脆的鈴聲,橫琴捷科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橫琴捷科」)財務負責人劉景紅收到了一條退稅到賬的短信,這代表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橫琴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後,首筆經「二線」入區貨物視同出口退稅業務成功辦理,也標誌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涉稅政策全部落地實施。

按照出口退稅相關政策要求,企業最早可在貨物報關的次月辦理退稅。早前,橫琴捷科在3月1日從「二線」向區內購進了一批貨物並進行了報關。按照規定,劉景紅在4月1日下午向稅務部門提交了退稅申請,不到一天時間便收到退稅。

「封關運行後,貨物運到橫琴合作區,與運抵澳門沒有差別了。」劉景紅告訴記者,此前貨物只有出境澳門才享受退稅優惠,現在進入橫琴就能夠申請,可以加快資金回攏,把握到更多市場機遇。橫琴捷科於2015年在橫琴成立,主要從事電子工程跟儀器設備的生產銷售等業務,「未來公司計劃充分利用橫琴的倉儲空間,享受相關政策。」

劉景紅說,辦理退稅很簡單,全程只需在電子稅務局上操作,不需要提交任何紙質資料,申報辦理退稅整個流程不到5分鐘。此外,橫琴合作區稅務部門已將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將出口退稅管理類別為一類、二類的出口企業辦理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充分釋放「分線管理」稅收政策紅利。

「目前,我們收到許多內地和澳門企業關於退稅政策的專項諮詢。」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林洪利表示,橫琴合作區封關運行後,企業主體從內地購進貨物可以視同出口退稅,最高退稅率可以達到13%;經澳門購進機器設備等特定貨物可以免稅、其他貨物實現保稅,均能夠有效賦能區域產業發展。數據顯示,橫琴合作區免稅進口主體數量已經達到60家,進一步滿足經營主體的機器、設備等進口自用需求。

林洪利說,「分線管理」政策落地後,將吸引更多企業、人才來到橫琴合作區發展,促進「四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南方日報記者 曾美玲 黃天儒 王一晴)

頂圖圖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呂馨 錨定「一點兩地」全新定位 書寫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