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這種「唱衰論」太偏激 須警惕

【來論】這種「唱衰論」太偏激 須警惕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3-30 22:30:45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梁帆

    近日,有港媒在復活節假期炒作「超130萬人北上」的新聞,並藉此斷言香港本地消費復蘇無望。筆者以為,這種偏激、片面的報道忽視了香港經濟有活力、多元化等顯著特徵,此類唱衰論調亦存在荒謬之處,須要警惕。

    首先,我們得認清一個道理:消費市場的興衰不是靠一場假期、一個數字就能簡單斷定的。前述「一竿子打死」式的報道,簡直就是對複雜經濟現象的無知和輕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旅遊勝地,其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潛力豈是媒體一句「無望」就能抹殺的?

    其次,港人北上消費並不代表香港本地消費市場的衰落。相反,這恰恰是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經濟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香港居民利用節假日前往內地旅遊消費,既是對個人生活品質的追求,亦是對內地經濟發展的支持。這種雙向互動,是兩地經濟互補、共同發展的最好證明。

    因此,僅僅根據節假日的出行人數就得出香港本地消費復蘇無望的結論,顯然是片面且武斷的。近日香港正舉辦藝術周活動,本地、內地和海外遊客同樣「迫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各項重大藝術活動,特區政府推動的盛事經濟取得一定成效。

    以3月26日開始的巴塞爾藝術展為例,來自世界各地的242家畫廊匯聚於灣仔會展中心。中午12點,會場外已排起了長隊,參展人群的興奮情緒營造出亞洲最大藝術生意場的獨特氛圍。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現了香港的文化魅力,帶來了可觀的消費收入,更彰顯香港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請問,為何某些港媒不客觀且全面地報道香港藝術周的盛況呢?

    筆者在此呼籲,廣大市民應理性看待香港與內地的消費互動,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輕易唱衰。媒體作為輿論的引導者,應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全面深入報道經濟現象,而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製造恐慌和誤導公眾。

    長期以來,香港的消費市場都擁有獨特魅力和優勢。如今面對新形勢,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保持信心、加強合作,真正把握消費市場脈搏,挖掘高端消費,與內地形成差異化發展。

    頂圖:在高鐵西九龍站,市民乘高鐵出境前往內地。中通社

責任編輯:蔣璐 【來論】這種「唱衰論」太偏激 須警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