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山東濱州「心」力量賦能「心」幸福

山東濱州「心」力量賦能「心」幸福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4-03-21 20:56:1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20日,首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大會在山東省濱州市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名醫療衛生、教育、政法、心理以及社會工作等部門及行業領域的領導和專家齊聚濱州。這次由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中央社會工作部志願服務促進中心、華夏時報社共同舉辦的盛會為什麼會選擇濱州,正是得益於濱州長期以來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創新探索。

    近年來,濱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群眾需求導向和突出問題導向,站在世界、中國、山東「三張地圖」旁,以創建全國首個心安城市為目標,打造「濱州心語」社會心理服務品牌,蹚出了一條具有濱州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之路,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努力讓人民群眾幸福快樂。

2 (1).jpg

    破局

    耿大娘與鄰居楊大嬸因為栽種樹木的問題發生矛盾,在無人見證的情況下,耿大娘與楊大嬸產生口角進而有了肢體衝突。

    耿大娘不滿被楊大嬸「欺負」,撥打110報警,並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到醫院接受治療。因為事發現場沒有監控,且沒有現場證人,警方作出對楊大嬸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對此,耿大娘憤憤不平,無法理解,直到所在鎮心理服務力量介入才平息。

    濱州市在開展基層治理的過程中發現,隨着人們的生活節奏顯著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有的矛盾當事方因為性格、心理、工作、生活中多種主客觀原因,會出現心態失衡、行為失常及性格偏執等情況,存在矛盾激化、民轉刑等可能性,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險因素。

    濱州市從社會穩定溯源治理出發,將人民群眾對解決心理問題的新需求納入市域社會治理總體布局,強化平安品質濱州建設,以社會心理服務助推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對社會矛盾糾紛領域做了大量調研後,濱州市創新性地歸納出一個概念:心源性矛盾糾紛。循着問題,濱州市開展專項調研,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地特色的「心源性」矛盾糾紛化解的「濱州路徑」——

    2019年,濱州市政法、宣傳、衛健、教育等11部門聯合制定《關於印發濱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2019—2021)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1年8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心源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

    2022年,組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專班,出台《關於「濱州心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試行)》。

    2022年6月25日,「濱州心語」基地、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揭牌成立並投入使用。

    在注重制度建設的同時,做好評價體系和綜合保障,保證工作有時效、有實效。

    評價體系引導——濱州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作為「市級指標」,納入平安濱州建設評價體系,建立「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定期評價」模式,確保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綜合保障配套——濱州市、縣兩級534個單位部門全部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科,配強隊伍力量,強化財政保障。

    法治化推進——2023年,濱州出台全國首部社會心理服務地方性法規《濱州市社會心理服務條例》,從各個維度出發,將確保濱州做好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所需的各項要素納入其中。

    2024年1月1日,該條例正式實施,讓體系建設更加有法可依,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蹄疾步穩。

    聯網

    張娟(化名)是一名中學在校生,學習壓力大,成績下滑,常與同學發生矛盾。老師將這些告訴張娟父母后,張娟也拒絕和父母交流。

3 (1).jpg

    張娟母親帶她來到沾化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找到心理諮詢師,解決心理上的壓力。在心理諮詢師疏導後,張娟逐漸找到了問題所在,打開了自己的心結。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更是一種創新性工作。濱州市積極打造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濱州樣板」,在534個部門單位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科」,實現市直、縣直部門單位全覆蓋,形成部門之間各負其責、多措並舉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工作格局:

    綜治領域建立「護航網」,目前各縣市區已建立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縣鄉兩級設置心理諮詢室102個,實現100%覆蓋;

    教育領域建立「愛心網」,全市431所學校,共設心理諮詢室464個,配備心理諮詢師1400餘名;

    衛健領域建立「援心網」,全市12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心理門診(精神科),91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心理諮詢室;

    工會系統建立「關愛網」,打造「慧心賦能」亮點品牌,建成全市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280家,累計開展358場心理關愛活動;

    民政系統建立「支持網」,目前正在培育心理服務類社會組織,加大對心理服務類社會組織的規範、扶持和指導力度;

    黨政機關系統建立「協同網」,堅持「黨建引領+心理護航」工作模式,面向黨員幹部、公務員隊伍開展「向陽花」行動,加強幹部心理服務;

    工青婦系統建立「暖心網」,2023年,全市婚姻家庭輔導志願者468人,8496對夫妻接受婚姻家庭關係及離婚調適輔導,5976對當事人取消或暫緩離婚;

    民企系統建立「服務網」,推動企業積極開展企業家和職工心理關愛活動,建立知識培訓、技能訓練和個人諮詢相結合的服務機制。

    此外,濱州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專門開通「400-0543-525」心理熱線,各縣(市、區)同步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為群眾提供心理諮詢、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等全天候公益服務。

    瞄準青少年這個重點群體,濱州在全市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測評,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管理、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服務。

    成立全市心理健康服務人才專家庫,建立「心理諮詢師進基層網格」模式,發揮全科大網格優勢,形成「宣傳、教育、疏導、干預、賦能」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格局。

    拓寬問題上報渠道,創新研發「百姓管家」平安碼。目前,全市225萬餘人註冊平安碼,反映心理問題1500餘件,辦結滿意率99.7%。

    心安

    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濱州有信心。

    信心源自幸福宜人的濱州溫度。濱州市堅持「坐到群眾炕頭,想到群眾心頭,干到群眾點頭」,三年12類511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堅持「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連續舉辦五屆企業家大會,深入開展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2023年4100多個企業家夢想變為現實,「濱周到」營商環境品牌越擦越靚。迭代出台人才新政,連續舉辦四屆濱州人才節,每年引進本科以上大學生超過1.5萬人。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均列山東省前2位。每千人床位數、每萬人擁有全科醫生數居山東省前列,社保、醫保、低保水平穩居山東省前列。

    信心源自可期可待的品質之求。濱州培育了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53項產品產量或市場佔有率列全國第1位、15項列全球第1位。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72%,連續三年位居山東省第1位。新春伊始,濱州市全力推動「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持續抓好招商引資、全力提速項目建設、大力提振工業經濟,加快建設品質濱州,讓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以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濱州「身安」「心安」。

    信心源自前瞻性的頂層設計。2024年濱州市「兩會」上,市委書記宋永祥指出,要善用改革邏輯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立足「平安是基,心安是魂」,聚焦「一業三保七有」,以安身、安業、安居、安康、安心「五安」,真正改出群眾滿意度。

    創新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將進一步凝聚全市上下「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合力,推進品質濱州建設行穩致遠,讓每個人在濱州都能心安順遂、人生出彩、夢想成真。(記者 孫珂 通訊員 牛成龍 羅軍 高嵩 楊萌)

責任編輯:郭昕玥 山東濱州「心」力量賦能「心」幸福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