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兩會觀察】全國人大代表、濱州市市長李春田:競逐新質生產力  濱州啟動加速跑

【兩會觀察】全國人大代表、濱州市市長李春田:競逐新質生產力 濱州啟動加速跑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3-09 14:45:2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受到廣泛關注的熱詞。對於山東省濱州市來說,伴隨加速落實各項經濟改革措施,創新成為各界搶佔的制高點,新經濟與傳統產業不斷加速融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重塑,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田接受香港商報書面採訪,看濱州是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推動「濱州造」輸出更多冠軍產品

    香港商報2023年濱州共有53項產品產量或市場佔有率列全球或全國第一位,兩年凈增16項全球或全國第一,濱州成為了好客、好品、好人「三好濱州」。濱州是如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產業轉型發展、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的?

    李春田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近年來,濱州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實施製造強市三年攻堅行動,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擁有41個工業門類中的37個,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突破9000億元、達到9473億元,全市產品產量或市場佔有率列全球或全國第1位的有53項,其中31項來自傳統優勢產業,22項來自茁壯成長的新興產業。

    一是堅持傳統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是濱州最厚實的家底。我們堅持向新向優、延鏈強鏈,加快新技術攻關、新產品研發,鼓勵企業「智改數轉」「上雲用數」,力促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向價值鏈高端邁進。2023年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在1.2萬億元以上,2024年力爭達到1.4萬億元以上。全市「四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8%以上,在山東省保持領先。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推動「濱州造」輸出更多的冠軍產品。

    二是堅持新興產業規模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我們積極培育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產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充分利用濱州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富集優勢,正在加快建設山東省最大的魯北(濱州)鹽鹼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奮力蹚出一條「向光而生、御風而行」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改革新路,打造新能源及裝備製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提速發展通用航空製造、無人機等產業,加快打造低空經濟集聚區。

    三是堅持特色產業園區化。特色產業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們堅持入園入鏈、成片成勢,提高園區服務供給水平,推動化纖繩網、商用廚具、金屬板材集群加速向300億級、500億級、1000億級邁進,切實把「集散地」變成「大園區」。

    四是堅持未來產業協同化。未來產業是「用明天的科技鍛造後天的產業」。我們將堅持探索發展、前瞻布局,立足產業集群基礎優勢,培育發展生命健康、碳捕集利用、合成生物等未來產業,搶抓新賽道、塑成新優勢。

    社會研發投入GDP佔比連續三年第一

    香港商報:濱州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濱州在這方面收穫了怎樣的成果?

    李春田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近年來,濱州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首位,強化政府主抓、企業主體、院校主動、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是帶動科創氛圍「欣欣向榮」。濱州在山東省率先成立實體化運行的市級科創委,以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為「雙核」的「五院十校N基地」科創格局輻射作用持續放大。僅2023年,就有國家聯合實驗室、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兩個「國字號」平台落地濱州,國家級和省級高能級科創平台新增58家、達到424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72%,連續三年列全省第1位。

    二是驅動企業創新「鋪天蓋地」。我們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開展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和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去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瞪羚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總量倍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712家,增速列山東省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連續兩年居山東省首位。

    三是推動產業升級「如火如荼」。我們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新材料(輕量化鋁)基地獲評四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紡織服裝上榜中國百強產業集群,商用智能廚房設備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城市。

    暢通對外通道塑造新優勢

    香港商報:濱州提出站在「三張地圖」旁實現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濱州將如何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李春田代表:近年來,濱州堅持放眼全球、全國、全省 「三張地圖」精準定位,堅定不移走好 「開放發展」這一必由之路,以開放拓空間、聚資源,實現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是拓展經貿市場。濱州連續七年入選外貿百強城市,外貿實績企業突破千家、進出口總額突破千億。下一步,我們用好外資、外企、外經、外貿、外事、外胞資源,更大力度拓展國外市場。加強海外招商引資,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資。

    二是暢通對外通道。當前,濱州正在加速構建「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港口機場立體交通格局,下一步我們強力推動津濰高鐵、濟濱高鐵建設,開通後,將讓濱州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連接更加緊密。加快實施濱州港5萬噸級航道工程,推進海河聯運,全面打造億噸港群。

    三是提升平台能級。放大濱州港、內陸港等平台優勢,以及「濱新歐」「濱海歐」海鐵聯運通道,實現平台貫通聯動。全力推動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加快申建綜合保稅區,持續提升開放能級、塑強開放優勢。(記者 孫珂)

責任編輯:嚴燕紅 【兩會觀察】全國人大代表、濱州市市長李春田:競逐新質生產力  濱州啟動加速跑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