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展覽】生態學藝術展 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展覽】生態學藝術展 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1-25 18:12:5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生態女性主義」或許會讓一些人感到疑惑:女性與生態究竟有什麼關聯?這種思想利用性別之間的權力不均分析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並以平等、關懷為核心概念。大館當代美術館的最新展覽「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便以生態女性主義為主題,探索藝術、人類與生態的聯繫,於即日起至4月1日展出。

20240110_151546.jpg

展覽入口處展出羅希尼·德瓦舍爾的大型壁畫《基因漂移:共生體⸺爬牆蛇》。

   「青蛇」之名既來自於《白蛇傳》的蛇精姐妹,也泛指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神話中出現的蛇形人物,這些蛇形人物正如大自然有蛻皮更新,變化復蘇的能力。展覽匯集了3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藝術小組逾60件作品,從以女性為核心的神話和世界觀出發,展開人與自然的對話,道出各自存在的掙紮,並反思人類如何與其他生命共處。

20240110_152530.jpg

在阿德里亞娜·布斯托斯的作品《魚女》中,身上布滿寄生蟲的人魚成為了河流污染的見證人。

   展覽中有多位藝術家以人體、能量和宇宙的關係為主題,探索物我一體的哲理。藝術家兼針灸師安·萊達·夏皮羅的水彩畫和剪紙作品以人體的脈絡比喻行星系統,畫作背景中點綴着無數重複的圓形小洞,呼應針灸中的人體穴位,亦猶如天上的星圖。郭鳳怡也在作品中探索萬物互動、能量交流,以及永生等觀念,將人類、植物、山水的形態融合,交織出一幅幅奇妙景觀。

20240110_151730 (1).jpg

安·萊達·夏皮羅常於作品中模糊人體和自然的界限。

   有些藝術家則挑戰人們對歷史的既有解讀,揭示知識是如何被建構而成,操縱大眾輿論,剝削自然及弱勢社群。阿德里亞娜·布斯托斯利用與社會、政治和宗教壓迫相關的歷史圖像和地圖,創作了素描畫作《南美河流:航行圖》,借河流串連出南美洲的故事,並在圖上穿插歷史與開採資源所引起的生態災難。而塞巴·卡富凱奧的錄像作品則聚焦智利的水文政治、性別和土地之間的複雜關係,揭示了在殖民統治下,土著馬普切族人、酷兒群體,以及自然如何遭受剝奪。

Green Snake (7).jpg

塞巴·卡富凱奧的作品圍繞智利的馬普切土著,在他們的文化中,水既具有靈性,也象徵着性別流動。(圖片由大館提供)

   水體和河系也是多位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巴勒斯坦藝術家迪馬·斯魯吉的裝置作品《紅河》由懸掛的手工吹製玻璃雕塑組成。作品的原型為納阿曼河的貝盧斯河,該河對當地具重要的文化意義,據說最早生產玻璃器皿所用的沙子就是來自該處,河水亦記載着斯魯吉對流離失所的祖母的回憶。但鄰近工業廢料將河水染成紅色。紅色玻璃看似被污染的河水,也像人民的血淚。

20240110_152411 (1).jpg

迪馬·斯魯吉的作品《紅河》,玻璃雕塑形似雨點,也似腳印。

   展覽也有以蛇為主題的作品。卡洛琳娜·卡伊塞多在其懸掛式雕塑作品中採用了亞馬遜神話生物巨蛇的形象,這條巨蛇棲息於河床,當人類對環境造成破壞時會使其震怒,引發泥石流和其他災害。作品由當地社群提供的漁網相連而成,象徵着人類、河流、傳統和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雕塑經人工手染成鮮豔的綠色、黃色和紫紅色,倍添神話色彩。(記者、攝影:Ruth)

20240110_155530.jpg

卡洛琳娜·卡伊塞的作品《大眼長蛇》以7個漁網相織而成。

責任編輯:副刊 【展覽】生態學藝術展 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