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兩會齊魯觀】立志環渤海中心城市 「萬億城市」煙台奔向更廣闊星辰大海

【兩會齊魯觀】立志環渤海中心城市 「萬億城市」煙台奔向更廣闊星辰大海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1-22 11:11:55 來源:香港商報網

    1月22日,山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周乃翔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煙台成為山東第三個萬億城市。可以說,煙台付出了「萬億級」努力,迎接到「萬億級」機遇,奔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去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複的《煙台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2035年煙台躍升成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這一目標也寫進了煙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西接京津冀,北望東三省,向東溝通日韓,南接長三角、大灣區,實為環渤海之門戶。」關於煙台的這一長遠目標,有媒體從地理位置和交通上點出了煙台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然而,要在群雄環伺的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心城市,只有地緣優勢是絕對不夠的。那麼,煙台的底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更高能級的能源利用形式

    提起中心城市,最直觀的表徵便是經濟體量。而作為山東「三核」之一,煙台的經濟實力有目共睹。

    省長周乃翔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煙台成為濟南、青島之後的山東第三個萬億城市。煙台聚力鏈式發展、集聚發展,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引領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除了經濟體量大,中心城市更應具有的特質則是要有更高的城市能級,而更高的城市能級首先則要求有更高質量的發展。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更高能級的城市應該擁有、利用更綠色、環保、可持續的能源形勢。

    煙台綠色能源領域成果豐碩:發出全省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海陽核電二期4號機組開工、國家級先進能源示範區啟動建設,全國首個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開工,三峽牟平、華能半島北龍口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全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325萬千瓦,位居全省第一……

    煙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建設總投資超7000億元的「四大千萬級」清潔能源基地,打造中國北方清潔能源中心。

    而上述所提到的「四大千萬級」便包括實施海陽核電二期,擴大核能綜合利用範圍的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開發半島南、半島北海上風電場,探索建設海上能源島,打造海上風電綜合開發示範區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開發1235萬千瓦海上光伏基地,爭創海上光伏領軍城市的千萬千瓦級光伏基地;以及形成1650萬噸接卸能力,打造北方最大的LNG供應儲運基地的千萬噸級LNG基地。

    更具韌性的產業結構

    在產業發展方面,更高能級的城市應該擁有更具韌性的產業結構。要提升產業機構的韌性,則要依托於既利當下、又利未來的優質項目。

    據報道,去年一年,煙台轄內400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0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左右。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陸續中交,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期建設過半、乙烯二期全部裝置開工,總投資560億元的濰柴(煙台)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上汽通用東嶽奧特能超級工廠啟動建設,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 100 個,形成「千億領航、百億支撐、十億帶動」的重大項目競相推進格局。

    去年,煙台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四新」經濟增加值增長1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60%以上,高於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3.9 億元,增長6.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站在「躍升成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建設元年,今年的煙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通過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搶先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形成涵蓋丁字灣國際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區、世界級綠色石化城、中國海工裝備名城、百萬輛汽車產業城、國際生命科學城等在內的「一區四城」發展格局。

    同時,煙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更強大的科研實力

    此外,更高能級的城市應該具有更強的引領力和示範作用,而這則需要強大的科研、創新氛圍。煙台的科創能力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

    在平台的搭建方面,去年,煙台新建省級國際合作示範基地2家、院士工作站4家,全市省級以上科創平台突破420家。20家省級科技創新平台績效評價優秀,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高能級科研平台的培育,為煙台在基礎研究領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23年度煙台市立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68項,資助資金5099萬元,項目數量和獲批經費較上年分別提高了66.5%和76.1%。

    煙台科創能力的突出,並非只停留在抽象的數量上,而是體現在實打實的成果轉換中。據悉,兩家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繼續走在全省前列,今年爭取省實驗室專項資金1.84億元,佔全省的46%。先進材料省實驗室先後服務本地企業130餘家,橫向課題金額達2900餘萬元。新葯創製省實驗室引進課題組長27位,包含2名院士、9名國家傑青、3名國家優青,已有1項一類新葯獲臨床批件,1項一類新葯獲臨床申請受理通知書,11項一類新葯項目進入臨床前研究。

    在高端人才、院所的加持下,煙台產業的發展向着更高端的層級大步邁進。據了解,2023年,煙台在市級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中布局「固基強芯」「問天探海」「未來產業」等八大專項,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鏈領域立項支持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39項,先後攻克了「國產大飛機用輕量化新材料」等22項關鍵核心技術。

    煙台是否可以躍升成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優越的地緣條件,加之自身軟硬件的不斷優化,答案或許是肯定的。(記者 侯寶之)

責任編輯:林梓琦 【兩會齊魯觀】立志環渤海中心城市 「萬億城市」煙台奔向更廣闊星辰大海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