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京深瀋」三地齊聚瀋陽鐵西 科技創新釋放「西引力」

「京深瀋」三地齊聚瀋陽鐵西 科技創新釋放「西引力」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12 21:35: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1月12日,「聚焦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鐵西科技創新生態大會暨第四屆瀋陽·中關村京瀋協同創新合作交流活動在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會議中心拉開帷幕,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當天,鐵西區2024科技創新年振興突破行動計劃及支持政策重磅發布,15個項目集中簽約,瀋陽·中關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多組團」科技創新空間正式啟動。來自北京、深圳、瀋陽三地的數字經濟領域知名專家、行業意見領袖、企業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300餘人齊聚鐵西,共商發展大計、共謀合作之機。

image.png

 全面激活創新驅動 助推「科技創新年」建設

 會上,「鐵西區2024科技創新年振興突破行動計劃及支持科技創新發展十二條政策措施」正式發布。據悉,去年以來,鐵西區全面強化科技引領,區域創新生態不斷優化,中關村「多組團」創新空間孵化面積已突破60萬平,沈鑄所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完成,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增長 33.4%,科技型企業突破3200戶,技術合同認定交易額達到198.6億元,本地轉化率突破40%,20個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順利實施,瀋陽微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全省唯一高端製造業獨角獸企業。

image.png

 鐵西區在瀋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把2024年確定為「科技創新年」,繼續做優創新空間、建好創新平台、育強創新主體、優化創新生態,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錨定產業升級、聚焦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着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卡脖子」問題,為引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積蓄強勁動能。

 支持雙創載體建設、支持大學科技園建設、支持創新載體運營、支持專利技術引進、支持院校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12條政策措施的發布,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為目標,以支持創新載體建設為重點,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推進成果轉化,強化科技服務。

 鐵西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瀋陽推進遼寧振興、東北振興的「橋頭堡」,鐵西區會堅決扛起「振興新突破」重任,加快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持續優化完善政策體系,不斷提升創新資源集聚力和承載力,一體推進創新空間、創新平台、創新人才、創新生態建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同時,將努力厚植近悅遠來的成長沃土,出台更多支持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推出更多帶動性強的應用場景,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養分充足的創新雨林。

image.png

 15個項目集中簽約 科技創新空間正式啟動  

 會上,由瀋陽工業大學、瀋陽化工大學、瀋陽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機械總院集團瀋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鐵西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體」,進一步助推鐵西科技創新實現量質並舉和能級躍升。

 與此同時,瀋陽·中關村協同創新「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多組團」科技創新空間正式啟動,包括創新大廈A座、創新中心B座、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等9處新增創新空間。中科院金屬所高純金屬製備項目、中關村開放基金項目、瀋陽·中關村核心板塊創新大廈A座入駐項目等15個創新合作及多組團入駐項目集中簽約,政產學研協同合作,為科技創新發展開啟合作新篇章。

 「此次簽約標誌着該板塊的首個引領性項目創新大廈A座全面進入招商運營階段,也意味着瀋陽中關村科技創新基地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為更多科技型企業在鐵西發展提供便利。」中德開集團副總經理陳浩表示,首批簽約的項目以中關村、東北大學學子科創園、工業大學創新港等創新孵化載體為主,他們將會結合區域產業集群定位,以科技創新產業為核心,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促進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內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化工等產業提質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構建創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image.png

 匯聚各方創新力量 共話新趨勢分享新機遇

 頒獎儀式上,遼寧雪鴻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瀋陽英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瀋陽沃尼德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榮獲瀋陽·中關村創新中心金種子企業獎;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榮獲鐵西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卓越貢獻獎;瀋陽鼓風機集團齒輪壓縮機有限公司、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總院集團瀋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榮獲「鐵西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突破獎」;瀋陽微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榮獲遼寧省獨角獸企業牌匾。

 主題演講環節,眾多專家學者雲集,分享各自對科技創新發展的實踐和獨到見解。中國工程院院士唐立新,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瀋陽化工大學校長許光文,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雙院院士崔曙光,中關村開放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吳姝,瀋陽維士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晶瑩,瀋陽凱梅瑟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蘇澤,分別圍繞「裝備製造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碳中和與工程熱化學」等主題發表了演講,共同探討科技發展新趨勢、新機遇、新技術,為鐵西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此外,「聚焦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創新合作交流系列活動(一)--鐵西科技創新高端夥伴對話也於當日下午成功舉辦。

 疊加京瀋產業資源優勢 創新賦能貢獻鐵西力量

 四年前,借着京瀋合作的東風,瀋陽·中關村扎根遼瀋大地,引領瀋陽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優勢與北京中關村的科技資源優勢充分疊加,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星火燎原,加速構建立足瀋陽、面向遼寧、輻射東北的「最中關村」創新生態體系。鐵西區國家級創新平台增至13家,瀋陽鑄研所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完成,由唐立新院士領銜的國家級工業智能與系統優化技術創新中心開工建設,微控成為全省唯一高端製造業獨角獸企業,全區科技型企業突破3200戶,騰訊數字產業基地成功落戶,中國工業互聯網研院遼寧分院揭牌運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增長33.4%,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在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

 瀋陽中關村信息穀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沖表示,2024年,瀋陽·中關村項目將繼續以中關村先進的創新經驗和豐富的產業資源為依托,以服務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搭建高水平科技服務平台和產業協作平台,匯聚更多優質產業資源,全面推動區域創新合作。持續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海內外優質創新要素向瀋陽集聚,在鐵西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體中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推動本地企業與更多域外優質科技資源的精準對接。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下一步,鐵西區將繼續以瀋陽·中關村為支點,深度促進瀋陽與京津冀地區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搶佔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充分發揮鐵西「大國重器」與北京中關村創新資源的疊加聚變效應,為瀋陽加快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生態貢獻力量。(王藝橋)

責任編輯:羅維維 「京深瀋」三地齊聚瀋陽鐵西 科技創新釋放「西引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