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張眼看天下】李在明遇襲對韓國政局有何影響

【張眼看天下】李在明遇襲對韓國政局有何影響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05 15:29:5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張介嶺  香港商報前董事總經理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1月2日,韓國主要反對黨領袖、共同民主黨黨首、現年59歲的李在明在南部港口釜山被一男子用一把長18厘米的登山刀刺穿頸部,左頸部胸鎖乳突肌根部上方有1.4厘米長的刀刺傷,兇器穿過肌肉,其下頸內靜脈有60%被切斷,所幸未造成動脈、腦神經、食道、呼吸道損傷。

 襲擊發生時,李在明正在記者和支持者簇擁下離開活動現場。這名67歲的襲擊者金某混在一群電視攝影師中,頭戴印有「我是李在明」的紙質皇冠,假扮成支持者索要簽名時行兇,被當場制服。警方調查發現,嫌犯使用的兇器經過改裝,表明其事先為犯罪做了精心準備,嫌犯本人亦親口承認想殺死李在明。

 值得注意的是,嫌犯在接受警方調查時表示,他在朴槿惠任總統期間曾多次加入、退出並重新加入大國家黨(2012年更名為新國家黨,2017年更名為自由韓國党)等保守派政黨,去年因不喜歡李在明加入了「相反陣營」共同民主黨,目的是了解其排程。據報道,嫌疑人稱向警方提交了一份長達8頁的辯解書。不能排除嫌犯是出於「政治仇恨」動的手。

 韓國總統辦公室發布聲明強調,尹錫悅總統對李在明的安危「深表關切」,命令政府迅速開展調查,並為這位反對派領袖的救治提供支援。聲明稱,「總統強調,我們的社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容忍這種暴力行為。」此後,他在青瓦台迎賓館出席2024年迎新招待會上,更將李在明遇襲定性為「恐怖襲擊」,稱恐怖主義是自由民主的敵人。

 李在明曾擔任京畿道知事、京畿道城南市市長,一直鼓吹民粹主義政策,宣導實施「全民基本收入」,即全民皆可從政府那裏定期無條件取得收入,是一位引起兩極分化的人物。他在2022年韓國第20屆總統大選中,得票47.83%,以韓國民主史上最微弱差距輸給了國民力量党候選人尹錫悅(得票48.56%)。之後,韓國朝野兩大黨鬥爭激烈,幾乎沒有跨黨派對話。

 不過,對李在明而言,近年來可謂多事之秋。韓國檢方先後以涉嫌瀆職、受賄對其提起公訴,罪名包括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要求一家公司非法向朝鮮轉移800萬美元,以及擔任城南市市長期間與房地產開方商有瓜葛等。李在明否認了所有指控,反指檢方不是在辦案,而是在「搞政治」,以起訴為目的捏造事實。

 8月31日,李在明在國會大廈前搭設帳篷開啟了為期24天的絕食抗議,要求尹錫悅政府全面改組內閣、保障新聞自由、明確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尹錫悅政府寸步不讓。9月18日,就在李在明因絕食陷入昏迷送醫救治當天,韓國檢方提交了李在明的批捕申請。

 韓國法律規定,針對現任國會議員的逮捕動議,必須經過國會全體會議表決,滿足「半數以上在職議員與會,並獲過半與會議員贊成」條件後,再由法院審查批捕的必要性,之後才能正式實施。目前,共同民主黨在300個國會席位中佔167席,國家力量黨則佔112席。顯而易見,批捕李在明的表決在國會難望通過。

 然而,9月21日,共同民主黨主導的國會竟然最終以149票贊成、136票反對、6票棄權和4票無效的結果通過了拘留同意案。投票表決當晚,共同民主黨國會院內領導班子決定集體請辭,以示對李在明拘留同意案獲得表決通過承擔責任。

 無論如何,共同民主黨內部的分歧已浮出水面,「親明」和「非明」派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非明」代表人物,前總理李洛淵領導的國會外部組織「民主實踐行動」甚至揚言要創建新黨。正如有分析指,「從根本上說,此次拘留同意案通過事件,議員們不是單純討厭李在明,而是對其領導能力本身表示懷疑。」

 所幸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最終駁回了檢方對李在明的批捕申請,但此事並未消停。10月6日,法院對李在明涉貪瀆職案進行第一次公審,李在明否認了相關指控。儘管10月12日檢方以違反《特定經濟犯罪加重處罰法》的瀆職罪名提起公訴,4天後又以「教唆偽證嫌疑」追加起訴。

 《東亞日報》早先分析,如果拘留同意案後續被駁回,那麼「沒有名分的政治調查」將使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重獲支持,同時檢方調查動力必然會下降。李在明將有機會恢復政治領導地位,並採取反擊措施。

 這次李在明遇襲時間節點比較敏感。除李在明本人官司纏身、黨內壓力增大外,韓國第22屆國會選舉將於4月10日舉行,已進入100天倒計時。國會選舉帶有「中期評估」性質相對。在共同民主黨佔過半議席的情況下,國民力量黨急於改變「朝小野大」格局,以求在剩餘任期內擺脫反對黨的過多制衡,避免提前成為「跛腳鴨」政府。

 另一方面,共同民主黨自然希望以「審判現政府」為切入點,維持國會多數席位地位,守住牽制尹錫悅政府的最低底線,同時,努力扭轉在央地選舉中的敗局,為贏得下屆總統選舉奠定基礎。

 毫無疑問,李在明身陷一個又一個醜聞,加之共同民主黨內訌不斷,給該黨能否在國會選舉中保持優勢帶來不確定性,但這並不意味着國家力量黨一定有機可趁,原因是該黨同樣面臨分裂危險。12月27日,國家力量黨前党首李俊錫宣布退黨並將創建新黨,同時放棄自己作為國民力量党成員擁有的一切政治資產。

 值此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嫌操縱股市被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對施政差評率不斷上升的尹錫悅來說李俊錫倒戈絕非好事,或將影響國民力量黨國會選舉。民調公司韓國研究去年12月調查顯示,在1000名受訪者中,有30%的人認為共同民主黨應該贏得選舉,26%的人認為執政黨應該獲勝。

 總體看,李在明遇襲對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將產生何種影響主要取決於以下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無政治操弄。儘管共同民主黨稱此次襲擊是「恐怖襲擊」和「對民主的嚴重威脅」,但從已披露的情況看,襲擊不像是執政黨或反對黨內部不同政治派別的精心策劃,出於政治動機的可能性很小,不管是出於政治仇恨,還是其他原因,更像是「獨狼」所為。

 二是李在明傷情走勢。目前,李在明正在康復中,雖然手術部位可能發生感染或手術併發症,但傷勢並不致命。其遇襲雖然會在黨內外贏得一些同情,但很難改變目前的選舉態勢,不會對韓國政治產生重大影響,仍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選舉。

 此外,李在明與李洛淵之間的齟齬,更多的是個人原因。12月30日,兩李舉行了一次私人會談,試圖消除分歧,但由於李在明拒絕李洛淵提出的選舉前組建臨時聯合領導委員會助推共同民主党轉型,李在明要求李洛淵不要分裂政党,李洛淵則要求李在明在選舉前辭職讓賢,會談不歡而散,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政策立場的一致性。

 有分析指,即使李洛淵獨立組黨,「你仍然可以將他們視為一個在野黨。這意味着執政黨仍然很難縮小在國會席位上的差距。」眼下,韓國朝野黨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從尹錫悅的低支持率看,有理由相信,擁有國會多數席位的共同民主黨很可能繼續領先深陷醜聞的執政黨國民民力量黨。

   頂圖:1月2日,在韓國釜山,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遭襲,在現場進行緊急處置後被送往醫院救治。新華社

責任編輯:羅維維 【張眼看天下】李在明遇襲對韓國政局有何影響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