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23年深圳科技創新十件大事: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動能十足

2023年深圳科技創新十件大事: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動能十足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1-03 12:52:28 來源:深圳特區報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

 2023這一年來,深圳加強基礎研究碩果纍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高水平創新平台建設加速,國際交流合作走深走實,人才高地效應不斷彰顯,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激發新動能,我市科技創新事業全面發展、交出精彩答卷。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2023年度深圳科技創新十件大事,感受科技帶來的變革和進步,在不忘初心中砥礪前行,為美好未來翻開新的篇章。

 一、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49億元,國家創新型城市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

 印發實施《關於深圳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制定項目經理人制改革方案,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1880.49億元,佔GDP比重5.81%,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達94.9%,位居全國第一。4年蟬聯國家創新型城市全國第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創新集群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

75.png

 二、第二十五屆高交會多個指標創紀錄,科技類展會成為城市「雙招雙引」新平台

 第二十五屆高交會在展覽面積、成果發布、交易金額、國際化程度、雙招雙引成果等方面取得史上最好成績,展會面積達到50萬㎡,來自五大洲105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共有4295家展商、129個團組和7394個高新技術項目參展,累計洽商交易額達372.79億元。深交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首次亮相高交會,通過開展成果登記、展覽展示、交易簽約、講座路演等活動,搭建科技成果產業化高水平對接平台,在展區內打造「登、展、宣、投、融、交」於一體的綜合業務生態。2023西麗湖論壇吸引21位兩院院士、16位國外院士共話科技前沿,2023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匯聚70家央企,推動5家央企研究院落地深圳。2023年中國材料大會首次在深圳舉辦,吸引50餘位國內外院士、1500餘位國家傑出人才、1.9萬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參會,22家企業完成簽約,簽約金額超10億元。

77.jpeg

 三、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建設世界級科研樞紐

 落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加快國家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科學中心等重大平台在河套布局建設,推動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開園,引入160多個優質科研項目,包括10個國家重大科研平台、10個香港高校科研機構和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與香港創新科技署簽訂全面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安排及工作方案,實施深港澳科技計劃項目225個,科研資金跨境投入科研活動。上線運行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香港用戶可註冊使用。積極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一個世界一流的創新生態正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形成。

75.png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四、多款AI大模型落地深圳,人工智能算力底座不斷夯實

 華為發布盤古大模型3.0,成為中國首個全棧自主的AI大模型,其中盤古氣象大模型是首個精度超過傳統數值預報方法的AI模型,相關研究成果在《Nature》正刊發表。鵬城實驗室牽頭發布「鵬城·腦海」(PengCheng Mind)通用AI大模型(進階版)。該模型以稠密型架構實現2000億參數,依托「鵬城雲腦Ⅱ」國產化AI算力平台進行全程預訓練,採用MindSpore昇思國產化深度學習框架。鵬城雲腦Ⅱ在全球IO500總榜單連續6次取得冠軍,在國際AI算力AIPerf500排行榜連續4屆排名第一。

77.jpeg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75.png

圖片來源:nature官網

 五、華為全球首款衛星通話手機發布,科技創新推動價值鏈不斷提升

 華為發布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全球首次實現大眾消費類手機直連衛星雙向語音通話和短信收發通信服務。通過衛星廣覆蓋能力,用戶可以在偏遠地區或是通信信號無法覆蓋的地方進行通話,極大地降低了大眾使用衛星通信服務的門檻和成本。該項技術全球首發體現深圳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堅定決心,也是科技創新推動價值鏈不斷提升的生動實踐。

77.jpeg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4萬家,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

77.jpeg

深圳高新區 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

 制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實施方案,編制實施「四鏈融合」意見,不斷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加速集聚。全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新增1000家以上,達到2.4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33萬家。設立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投向更早更小的科技項目。全市33家企業入選2023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並列全球第六。

 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發現免疫細胞「新類型」,基礎研究能力不斷增強

 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承接多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深度參與「合成生物學」等部市聯動任務項目,主動布局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功構建出覆蓋組織範圍最廣、時間跨度最長、採樣密度最高的人體免疫系統發育圖譜,並發現免疫細胞「新類型」——類小膠質細胞,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Cell》上,併入選本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75.png

 構建人類免疫系統發育時空圖譜。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八、深圳醫學科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多層次創新載體協同發展

 推動國家實驗室布局深圳。深圳醫學科學院正式揭牌成立,與深圳灣實驗室一體化建設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取得進展,建設1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打造層級分明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深圳市重點實驗室」建設體系。

77.jpeg

 深圳醫學科學院成立儀式。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九、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提出帕金森病新療法,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成效漸顯

 堅持科技創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布局實施新藥與疫苗、健康診療等重大專項。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首次提出了一種靶向帕金森病關鍵神經環路的新型干預療法,為帕金森病治療難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策略,具有快速起效、長時效、避免異動症等優點。相關成果獲得2023年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十大進展,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二次獲獎。

75.png

 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 圖片來源:Cell期刊官網

 十、入選全國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城市,深圳科學家獲專業領域國際最高獎

77.jpeg

 入選全國6個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城市,探索制定《深圳市關於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深圳科學家獲2024年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高獎——巴克利獎,該獎項自1953年授獎以來首次頒發給中國籍物理學家;另有科學家當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EMBO)外籍成員。(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責任編輯:靜文 2023年深圳科技創新十件大事: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動能十足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