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惠州龍門30多名工匠抱團回鄉創建鄉村美好生活

有片∣惠州龍門30多名工匠抱團回鄉創建鄉村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12-17 14:38:54 來源:香港商報網

    30多名工匠抱團回鄉,將往日閒置的農房和荒廢的田地,打造百果里農旅綜合體項目。村民房屋變身成特色民宿、鄉村咖啡廳;田地變成生態採摘園、農耕研學基地;房前屋後花香四溢、人居環境舒適且美麗……在實施「百千萬工程」工程中,城西村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徑。這是記者12月15日在惠州市龍門縣城西村了解到的。

    農民工匠唱主角鄉村振興路走寬

    龍城街道城西村,有一個佔地700多畝的「巨無霸」,那就是城西百果里農業縮合體項目(下稱百果里)。邊走邊看,記者發現,這裏聚集了民宿、文創園、科普館、草坪、遊樂設施、採摘園、研學基地、鄉村咖啡館、手工作坊、古樹公園等各種農旅業態,僅民宿一項,又包括了農家小院、獨棟民宿、山頂帳篷、樹屋等各種形式。「還沒正式對外營業,但周末的時候已經有人來住了。」惠州市百果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陳海強介紹說,整個項目投入3800多萬元,佔地超700畝,去年10月投建,第一期內容包括,預計12月底開業。

2 - 復件(3).jpg

3 - 復件(6).jpg

龍城街道城西村一角

    更奇妙的是,百果里現場上班的各式工種中,水泥工、瓦工、焊工、木工、設計師等等,有30多人都是當地村民,佔到所有施工人員的一半。他們都是省內首個村級行業協會——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的成員,這個協會現有216名成員,在黨支部帶領下,他們積極回鄉參與「百千萬工程」的建設,以微利形式投工投勞,完成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打造村莊別致花草景觀,繪製外牆壁畫,建設村黨建長廊等,為村居環境增添了新的活力。

4、龍門縣龍城街道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秘書長陳海強.jpg

龍門縣龍城街道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秘書長陳海強

    陳海強介紹稱,百果里700多畝的土地中有500多畝來自村民的閒置地,每畝地每年向村民提供500多元租金;村民的11棟閒置樓房也被租來改造成民宿、咖啡館等;項目每年還會給村集體10萬元固定分紅。這些都將穩定地提高村民的收益。尤其重要的是,村民們自己動手,全過程參與,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意義非同小可。

    實現以「技」增收致富

    據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城西村就以木匠、建築工匠的精湛手藝小有名氣,有眾多村民外出做工,包括水泥工、瓦工、電工、焊工、木工等。時至今日,城西村的建築工匠足跡遍布珠三角乃至香港、澳門等地,村里目前持證上崗的工匠達216人。

    針對城西村建築工匠較多的情況,龍城街道積極推動和引導從事建築行業的村民組建城西村建築工匠協會,於2018年10月成立,這是廣東全省首個村級協會。

    協會成立後,協會成員從「散兵游勇」搖身一變「正規軍」,在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中,主動承接項目,積極投身到項目建設中去。2023年以來工匠協會幫助工匠承接項目約50宗,帶動工匠增收致富約60萬元。同時,協會通過「以老帶新傳幫帶,薪火相傳共成長」的方式,全員通過廣東省農村建築工匠培訓考核和廣東省建設教育協會考試,並獲頒《廣東省農村建築工匠培訓合格證》,真正成為一支「有技術、有證書、安全意識高」的農村建築工匠「正規軍」。目前該協會每位工匠單天工價從原來的約200元提高到約400元,年人均收入8萬元,相比之前「散兵游勇」式的接單時期至少提高了30%,實現以「技」增收致富。

5、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成員.jpg

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成員

    工匠當家不斷刷新村莊顏值

    藉助「生態田園·恬美瑤鄉」鄉村振興綜合示範帶建設契機,依托農民工匠對村莊整體環境提升。

    賴藝超與陳海強都城西村農民工匠協會的成員,兩個人都在廣州有自己的公司。在百果里,陳海強負責綠化景觀,賴藝超則負責設計。他們會主動對接政府的農村風貌建設項目,提前規劃與設計。糅合村民自己的意願,做到有特色有內涵。「比如這個舊瓦房拆改項目,我們把舊房拆了之後,在原宅基地上建了五層小樓,準備一二層做書吧,上面三層做民宿,打造一個文化地標;旁邊這片古樹公園,有96株古樹,我們計劃做一個樹屋群......」記者看到,賴藝超說的這個舊瓦房拆改項目,五層已經封頂。

    該村葉助推招商引資,促進村集體經濟增長。目前該村已租賃500多畝農田、閒置地和1870平方米的農房,每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收入10萬元,增加村民收入約23萬元,帶動當地就業約120人。

    城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火生說,在「百千萬工程」建設中,村民工匠當主力、唱主角,以微利形式投工投勞,完成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打造村莊別致花草景觀,繪製外牆壁畫,建設村黨建長廊、農家書屋長廊、村黨群服務中心、傳統村落古建築展示長廊等,不斷刷新村莊顏值。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盧偉 陳海峰)

    頂圖:龍城街道城西村一角

責任編輯:嚴燕紅 有片∣惠州龍門30多名工匠抱團回鄉創建鄉村美好生活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