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香港與美方「修和」換不來繁榮

【來論】香港與美方「修和」換不來繁榮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2-13 23:26:04 來源:香港商報網

 時事評論員 李黎昕

 一段時間以來,在美國部分政客所煽動的制華手段下,中美關係陷入低谷。他們抱持零和思維,不斷對中國極限施壓,發起對華貿易戰和關稅戰,當中更包括不少針對香港的攻擊和抹黑。這些手段導致香港部分人湧起焦慮,擔憂香港不再令美西方為主的國家和地區對香港在經貿、金融等方面的國際地位有所認可。更進一步,有人將這些困難歸咎於特區政府強調維護安全,認為若延續相關舉措恐令香港失去諸多國際優勢云云。筆者認為,這些主張「修和」觀點頗有捨本逐末的意味,反而有力駁斥相關的攻擊和抹黑,才能有效維護香港各方面的國際聲譽。

 駁斥抹黑才可維持聲譽

 部分港人所持的上述觀點,實際上陷入了某種邏輯錯誤之中。試問若香港不再對無理的打壓和抹黑進行駁斥,停止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難道美方對國家和香港的攻擊就會停止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今時今日中美關係所出現的困境,都是由美國部分政客一手炮製。按照這些政客一直以來所奉行的美式霸權思維,更會變本加厲對香港施壓,直到其有關針對香港的抹黑在西方輿論圈形成市場,進而對有意與中國加深經貿關係的企業和個人造成壓力,為其進一步進行所謂「脫鉤」行動製造基礎。屆時,香港則會真正地失去其在經貿方面的諸多國際優勢,更將成為中美關係中有利美方的籌碼,不利於國家與美方的博弈。故此,有理有據地反駁謠言,據理力爭地反擊抹黑,才能為香港在國際上爭取輿論支持。

 另一方面,美國政客所聲稱的所謂「脫鉤行動」,並不具備可行性。作為世界前二的經濟體,中美在全球貿易鏈上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要實現所謂「脫鉤」對兩國而言都是不切實際的空言。有美國學者分析指出,雖然美國對中國實施嚴苛的貿易關稅與科技封鎖,但美國仍然間接大量從中國進口產品,且美國為此承擔的成本可能大於當中效益。事實上,大國博弈出現摩擦是常態,並不代表兩國將滑向全面對抗。從近期中美關係所發生的一些變化中可以見得,中美關係正在走向競爭與合作共存的狀態。香港社會部分人應該從更加長遠和宏觀的角度看待中美關係。

 那麼在中美經貿關係深度綁定的大背景之下,香港又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在有力駁斥相關謠言與抹黑的同時,香港可充分發揮民間與國際經貿間的緊密聯繫。香港不僅與美國有著密切的經貿關係,更是諸多美國資本與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前哨」。對他們而言放棄香港這一重要「窗口」,絕非可以跟從政客的兩言三語便可做出的決策。所以,香港商界更要利用好各類國際交流的機會主動出擊,客觀陳述香港未受影響的營商優勢,增強美國企業和資本投資香港及內地的信心,進一步加強中美在經貿利益上的聯繫,從而夯實中美關係中以經貿為基礎的「緩衝帶」。

 另一方面,香港加深與中東、東盟等其他地區國家的經貿聯繫,亦可從另一層面為國家在中美博弈中增加優勢。近來特區政府銳意增進與東盟國家及中東國家的經貿合作,一方面確實在世界不穩定因素增加的大環境下,香港需要建立更加多元的經貿關係,為經濟注入新動力。但另一方面,這些順勢而為的舉措,也是在利用香港優勢助力國家進一步加強在亞太及中東的影響力。中東地區及亞太地區一直是美國戰略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若這些國家能夠在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取得發展成果,實現較大的國家進步,無疑將使國際社會對中國所主張的互利共贏,經濟互嵌全球合作模式產生更強烈的認同。香港加強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合作,正正是發揮香港國際優勢的體現。

 上述釐清的邏輯可以見得,放棄安全的香港絕不會如部分人一廂情願一般,可以換得與美西方關係上的緩和。反而若能利用好香港的自身優勢,與國際各方各面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建立更加深度綁定的經貿利益,不僅將為香港的發展注入動力,亦能為國家利益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靜文 【來論】香港與美方「修和」換不來繁榮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