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新區選催生新選舉文化

【港事講場】新區選催生新選舉文化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11-13 08:26:1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何子文

區議會選舉進入大直路,選舉氣氛亦不斷升溫。「區選進社區」活動近日正式展開,各參選人正積極開展選舉工程,落區接觸市民、介紹政綱、了解地區問題、聆聽市民呼聲。在新的選舉制度之下,過去互相攻訐以至謾罵、抹黑的選舉歪風一掃而空,參選人都是君子淑女之爭,以政綱、表現來爭取市民認同;所關注的都是社區問題,民生事宜,再不是空喊政治口號,黨同伐異。

告別劣質選舉文化

事實證明,新的選舉制度催生新的選舉文化,區選告別了對抗、內耗、泛政治化,區議會真正回歸基本法定位,回歸服務民生的初心。區議會選舉的新氣象,必將為香港的地區治理注入動力,市民12月10日投下神聖一票,既是為了選出一名服務社區的區議員,更是為香港完善地區治理提供民意支持,共同建設香港美好家園。

今屆區議會選舉是香港改革選舉制度、完善地區治理後的第一屆區選,不論從議員的產生辦法、區議會的架構、「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全面落實等,都與過去六屆區議會選舉完全不同,亦展現出不同的選舉文化。過去的區議會選舉,雖然參選人表面都說重視民生,但在選舉工程中卻是大肆的炒作政治議題,打政治牌、「顏色牌」,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大批「攬炒派」人士參選,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地區工作往績,更沒有任何地區政綱,但只靠幾句政治口號,標榜自己的「政治顏色」,炒作對抗,煽動民情,就輕輕鬆鬆地贏得大多數議席。結果是令到區議會烏煙瘴氣,變成反中亂港平台,區議會再不是服務居民,而是用作搞政治對抗,更將政治惡鬥帶入地區,導致香港的地區治理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這正是香港劣質選舉文化的展現。

在基本法97條之下,區議會是一個「非政權性區域組織」,並非一般認知的西方式議會,而是一個地區的法定諮詢組織,並沒有真正議會所具有的權力。儘管如此,在香港政治架構只有一級政府而沒有地方政府的情況下,區議會確實承擔了部分地區治理的功能,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向政府部門反映意見。區選陷入政治惡鬥,參選人互潑污水、政治掛帥,在這種歪風之下,令區議會根本難以做事。

一個明顯例子,是香港遭受新冠疫情侵襲期間,數以十萬計市民受感染,在最需要地區力量支持的同時,區議會卻暴露了無能為力、無所作為的一面,最終連政府分發抗疫物資,都需要通過民間團體、義工去包裝派發,更不要說籌集物資、支援感染市民等工作,區議會幾乎全部缺席,導致香港在應對疫情上左支右絀。一場「黑暴」和疫情,完全暴露了香港地區治理的問題,更暴露了區議會選舉制度的漏洞。

反中亂港分子出局

一是「愛國者治港」原則缺位的問題。選舉中門大開,導致大批以反中亂港為職志的人可以順利參選和當選,令區議會烏煙瘴氣。二是區議會的定位和職能問題。回歸以來區議會的政治屬性不斷強化,逐漸偏離了基本法97條的定位,導致區議會變得不守本分,未能全心全意投入地區工作。三是地區治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區議會缺乏統籌地區政府部門及其他地區組織的權力,特區政府與區議會沒有垂直領導關係,區議會的意見很難反映到政府一層,自然難以有效落實,結果是令到大量在地區上老大難的問題,例如阻街、衛生、違泊等長期未能解決,市民的訴求多年來始終未有回應。

改革區議會制度,目的就是從制度上修補這些漏洞,防範區議會的安全風險,強化區議會的地區治理。通過落實「愛國者治港」,解決區議會的安全風險問題;通過改革區議員產生辦法,明確區議會職能,解決區議會定位問題;通過由民政專員擔當區議會主席,並在政府中設立兩個高層統籌小組,解決區議會下情上達,施政效率不彰的問題;通過設立監察、問題制度,解決議員懶政、怠政的問題。整個改革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聚焦提升區議會的工作效能、提升香港的地區治理水平。

改革之後的區議會立竿見影,從選舉過程就充分展現出新的選舉文化,展示出良性競爭、優質民主,與過去的泥漿摔角不可同日而語,必將令區議會更好地服務市民,助力地區治理。對於這樣的好制度,市民更應踴躍參與,以手上一票選賢與能,為地區治理注入能量。

責任編輯:林鏗泓 【港事講場】新區選催生新選舉文化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