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中华大地

奮進新征程 譜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篇章」

2024-11-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10月31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當好排頭兵 奮進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介紹青島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情況,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凱,青島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志俊,青島市民營經濟局局長郭振棟回答記者提問,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升勤主持。

    趙豪志介紹,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青島市及時出台實施兩批88條穩增長政策清單。在政策的有力支撐下,全市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前三季度,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1239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1%。外貿進出口實現6818億元,占山東省比重提高至27.5%。重點項目進展良好,總投資約1萬億元的460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近85%。本外幣貸款餘額穩定在3萬億元以上,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2.2%。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其中,傳統優勢產業持續做大做強。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海洋裝備等產業約占青島市工業的80%。以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和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青島市動車組年產能超過1600輛,目前中國55%的高鐵動車、20%的地鐵車輛產自青島。北海造船、海洋石油工程(青島)等企業,已形成領先的綠色動力船舶和海上油氣生產設施建造能力。

    新興產業快速成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芯恩半導體、京東方移動模組、歌爾虛擬現實整機等骨幹企業陸續達產滿產。同時,積極布局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快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體系行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8%。新一版《青島港總體規劃》獲國家批准,啟動實施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行動,青島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四和第五位,海鐵聯運量保持中國沿海港口首位。前三季度,青島共接待遊客約9200萬人次,全年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深化「工賦青島」行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已上線工業互聯網平台50餘家,1000多家企業數字化改造順利推進。啟動實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瀚海星雲、問海等海洋大模型正式發布,海爾、創新奇智等企業研發的20多個製造業垂域大模型加快建設。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正式獲批,這是中國30年來首次批准增設,將推動青島加快形成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環境。

    高能級創新平台加快建設。嶗山實驗室和1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高效運行,一批重大科研項目順利實施。高速列車、智能家電、虛擬現實等國家級創新中心,緊緊圍繞重點產業開展技術攻關,已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12項。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傾斜,市級科技創新資金80%左右投向企業。青島市超過87%的規上工業企業已建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到7920家、190家。

    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1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00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分別占山東省的43%和36%。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硫化物固態電池、合成生物等一批創新成果加快轉化落地。青島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新引進各類人才15.7萬人,第13次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  努力增強發展的動力活力

    其中,重點領域改革紮實推進。青島市委出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見》,圍繞經濟體制、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生態文明等領域,制定出台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持續完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機制,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新一批52條舉措,推出100餘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民營經營主體達207萬戶,占青島經營主體總量的98%。

    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包括積極開展上合示範區綜合改革、深化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積極推動青島都市圈建設等。今年,青島成功承辦上合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7月初,在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青島被確定為「2024—2025上合組織旅遊和文化之都」,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此外,青島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提升城鄉環境品質,包括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提效、城市更新示範城市建設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紮實推進等。同時,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包括基本公共服務持續優化、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持續良好生態環境等,青島民生實事工程已經連續實施40年,持之以恆推動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齊薇然)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