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中华大地

追「新」逐「質」——萍鄉繞城高速「雲檢測」助力美綠高速建設

2024-08-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在江西省重點項目萍(鄉)繞(城)高速K5+480路段,檢測中心技術人員正對該段路基93區進行壓實度檢測,檢測人員稱取灌砂筒剩余量砂的的重量,電子稱的稱重數據立馬在現場平板上顯示,並實時上傳至雲檢測中心。

    據悉,萍繞項目雲檢測中心將70余項試驗檢測參數,打通了現場質量檢測與遠程監管的數據鏈條,這些黑科技在工地上大顯身手!

图片1.png

    現場檢測各路即時「秒懂」

    以往野外一線檢測的數據,只能靠人工記錄或者儲備在檢測設備中,無法自動上傳至管理平臺,效率低、時效性差。而萍繞高速的雲檢測中心通過物聯網+技術,打通了原始檢測數據與管理平臺的最後一公裏,實現了現場設備-平臺檢測數據實現互聯互通,路基、路面、橋梁、隧道等施工現場的數據均能夠自動記錄、自動上傳。

    該項目的雲檢測打通了從現場一線操作與遠程監管的數據鏈條。在一線施工現場,檢測設備通過手機APP實現數據自動上傳、自動處理,即時生成電子報表。

    在滬昆鐵路特大橋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現場,檢測人員每移動一下鋼筋檢測儀,旁邊的平板就自動顯示50、48、51等檢測數據,從檢測到數據發送現場平板,再從現場平板傳送到檢測中心,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檢測中心副主任李倫萍說:「如果檢測數據不合格,平臺還會自動發出預警。」

    雲檢測中心為施工現場安裝了「千裏眼」,施工一線的實時數據源源不斷地傳送到中心「大腦」,讓項目建設的一舉一動都盡在掌控之中。水泥混凝土拌合站能實現對材料用量、拌和時間、材料配比查詢、拌和誤差分析等指標的實時監控;隧道施工過程中內部位移、地下水位、鋼架內力、隧道環境等數據也能實時上傳、實時分析。在項目下一階段路面攤鋪時,也能實現攤鋪溫度、速度等質量數據的自動上傳分析,並生成攤鋪溫度雲圖、速度波動圖等分析圖表,為質量控製提供數據支撐。

图片2.png

    機器人給混凝土做「B超」

    混凝土作為高速公路建設的基礎材料,其強度等級直接影響著高速公路的安全、質量和耐久性。混凝土強度等級如同高速公路的「心臟」,關乎整個高速公路的生命線。

    在SSZ標雲檢測中心力學實驗室,試驗員郭祥正在電腦前查看信息,旁邊的混凝土樣品臺放著一個個立方體試塊。在檢測臺中間,一個白色機器人伸出長長的機械臂正從樣品臺抓取試塊。

    機器人的「抓手」像安裝了「鷹眼」一樣,自動識別二維碼,並在顯示屏出現混凝土試塊的信息。審核身份通過後,機器人將試塊放入試驗機正中心位置。

    「轟轟……」在聽到30秒的嘈雜聲音後,混凝土試塊終於結束了它的「考驗」,此時的試塊已經出現了一些裂紋。機器人又將其推送到廢渣廢料自動轉運車裏。

    混凝土抗壓強度智能檢測機器人是通過軟件技術、傳感器、專用抓手設備等來實現對混凝土試塊的快速、精準測試,從而提高檢測效率。目前,這套智能設備還具備結果判定、數據上傳等功能,並能自動生成原始記錄和報告。

    據悉,該檢測中心是江西省首次引進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智能檢測機器人,每天最大可完成300組試件試驗量,相較於傳統抗壓試驗,可減少90%人工幹預,試驗時間節約近4倍,試驗效率提升400%,提高試驗精度,極大減少人為誤差。

图片3.png

    智慧檢測從「紙間」到「指間」轉變

    雲檢測中心通過融入物聯網+機器視覺+OCR識別+數字化管控平臺理念,把試驗儀器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服務與人的泛在鏈接,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該項目雲檢測的核心是智慧檢測系統,對工程質量檢測的智能化主要覆蓋采集數據、上傳數據、生成報表、分析數據。檢測人員在一線操作智能設備采集數據,通過互聯網上傳數據,然後通過數智平臺質檢系統出具試驗報表,再由數智管控平臺進行數據分析。

    從過去需要在檢測現場手工錄入數據,再回到辦公室進行計算,經各方簽字確認,最後經檢測平臺再到工程技術人員手中的「繁瑣」流程,現在只需要一切從簡,按程序檢測,數據自動上傳、線上簽字,整個過程實現無紙化。

    萍繞高速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質量檢測集智能、快速、真實於一身,為進一步打造百年平安品質工程的打下基礎。(記者 彭倩玉)

[责任编辑:林梓琦 ]